[发明专利]伸缩性布料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5989.7 | 申请日: | 2006-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大谷圭;河合惠里奈;福岛博之;柳克彦;盐田清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哥尔株式会社;世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B21/18 | 分类号: | D04B21/18;D06M15/263;A41C1/00;D06M15/568;A41C1/02;D06M2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性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伸缩性布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人探讨具有对穿着者的体形加以修整或整形、或矫正姿势、或使运动功能性提高等功能的衣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对于紧身褡(girdle)、胸罩、泳衣,通过在衣服表面上赋予聚氨基甲酸酯或尼龙树脂的图案,使之产生必要的身体约束力或弹力(power),并使其发挥上述功能。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07-0486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衣服,对于赋予布料的树脂部分(以下称为“树脂部”)的伸长率并没有充分探讨。也就是说,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衣服,在树脂部紧贴于身体而伸缩的情况下,树脂部不充分追随身体的动作,有时无法得到充分的束紧力。因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衣服中,在树脂部的束缚力或弹力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衣服中,对于赋予树脂前后的通气性,亦未充分地探讨,如果通气性不充分,尤其对于下半身衣服,有时会发生皮肤潮湿等而使穿着感变差的情形。
故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得到充分的身体约束力或弹力且可实现优异穿着感的伸缩性布料、衣服、衣料、伸缩性布料的制造方法、及衣料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们努力探讨,结果发现如果为满足以下性能之衣服,则能产生充分的身体约束力或弹力,能得到穿着感优异的衣服。
(1)衣服具有束紧部,且束紧部具有能进行穿着者的姿势矫正等的程度的束紧力(身体约束力或弹力)。
(2)由于衣服与身体紧贴并伸缩,因此具有能追随身体动作的程度的伸长率,且即使反复伸缩也不减损束紧力。
(3)由于衣服与身体紧贴地使用,故布料具有良好通气性,且束紧部的通气性不减损。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一种伸缩性布料,在布料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束紧部,束紧部具有由弹性树脂构成的树脂部,布料的经向上的拉伸伸长率为100~200%,弹性树脂的断裂伸长率为500%以上,且200%模数为5N/mm2以下。
在此,束紧部是指能通过直接对身体给予负荷而提供刺激的部位。布料的经向上的拉伸伸长率是指设想在穿着时有负荷的情况下的伸长率,在本说明书中,由对宽度2.5cm的试样施加22.1N负荷而进行测定时的拉伸率(%)来表示。另外,布料的经向指布料的编结方向。断裂伸长率指对树脂膜施加负荷而断裂时的伸长率,表示树脂的拉伸容易度及强度。200%模数是指拉伸200%时的树脂应力,表示树脂的柔软度。
如果使用上述伸缩性布料制作衣服,由于束紧部设于与穿着者身体紧贴的部位,因此穿着者只要例如步行等,则该束紧部会追随紧贴部位的动作,能对穿着者的身体(尤其是肌肉)直接提供刺激。另外,通过将由上述弹性树脂构成的树脂部配置在布料组织的适当部位,使得配有该树脂部与布料的束紧部不仅具有充分通气性,而且能发挥充分的束紧力。
也就是说,具有上述束紧部的本发明的伸缩性布料,能抑制皮肤潮湿等情况的发生,可发挥能矫正姿势等的程度的束紧力(身体约束力或弹力)。
进而,通过使上述伸缩性布料的布料经向上的拉伸伸长率及树脂部的断裂伸长率落在上述范围,在使用该伸缩性布料的衣服中,束紧部能可靠地使衣服追随身体动作,且即使反复伸缩也能保持伸缩性。因而,依照本发明的伸缩性布料,能对穿着者体形进行修整或整形,或矫正姿势,使运动功能性提高。
本发明的伸缩性布料中,上述树脂部的厚度优选为75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下。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树脂部的厚度是指从具有树脂部的布料的厚度中将布料的厚度减去的值。图3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伸缩性布料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图3所示的伸缩性布料10是包含布料12与树脂部15而构成的,树脂部15的一部分、即弹性树脂的一部份浸透于布料12中。例如,像这样的伸缩性布料10中,树脂部的厚度意指a。
通过使树脂部的厚度为75μm以下,能减低触感中的凹凸感及树脂感,并且提高滑溜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哥尔株式会社;世联株式会社,未经华哥尔株式会社;世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