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数据存储介质、扫描这样介质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15916.8 | 申请日: | 2006-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J·G·F·卡布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7/09 | 分类号: | G11B7/09;G11B7/004;G11B7/007;G11B7/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静岚;谭祐祥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介质 扫描 这样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数据存储介质,其包括基于染料的记录层,并具有基本平行的轨道用于以光学可检测标记的模式来记录用户信息,所述轨道具有导向凹槽,该凹槽存在于用户数据区域和信息区域中,并可利用推挽法由聚焦辐射束进行寻轨。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扫描这样的光数据存储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在光数据存储介质上的记录信息以轨道形式排列。通常,轨道为要由扫描设备跟随的、在记录载体上的线,其具有量级为记录载体的特征尺度的长度。矩形记录载体上的轨道长度基本等于光数据存储介质的长度或宽度。盘形光数据存储介质上的轨道为盘上连续螺旋线或圆形线的360度圈。
轨道可以包括凹槽和/或凹槽之间的岸台部分。凹槽为记录层中类似沟槽的特征,其通过记录层的岸台部分与邻近凹槽隔开,沟槽底部更靠近或更远离辐射照射其上以便对其进行扫描的记录载体侧。用户信息可以记录层中光学可测区域(例如,作为具有特征反射或磁化的区域)的形式记录在岸台上和/或凹槽中。
关于光记录的市场,显然,迄今为止最重要和成功的格式是一次写入格式。继可记录紧致盘(CD-R)和可重写数字多用盘(DVD+R和DVD-R)之后,最近研发出了新的可记录蓝光盘(BD-R)标准,其可提供甚至更大的数据密度。
借助于所谓的推挽或微分方法来对激光写光点相对于凹槽的径向位置进行检测。这种方法采用布置在已经从光数据存储介质反射回来的光束路径中的至少两个对辐射敏感的检测器段,以便这些检测器段接收反射束径向不同的部分。两个检测器段的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值包含有关激光点相对于凹槽的径向位置的信息。若输出信号相等,则激光点的中心与凹槽中心或两相邻凹槽之间的中点相一致。
可利用1985年G.Bouwhuis,J.Braat,A.Huijser,J.Pasman,G.van Rosmalen,和K.Schouhamer所著的Principles of Optical DiscSystems(Adam Hilger Ltd,Bristol)中发表的标量衍射计算来计算推挽信号。通常,在扫描导向凹槽期间,通过对来自分离检测器的右和左检测器段的信号I1和I2进行相减来导出推挽信号,其中该分离检测器存在于辐射(如激光)束的反射光路中。在光盘标准规范中,当激光点跨越导向凹槽径向向外移动时,推挽信号正式定义为归一化参数PPN=<I1-I2>/[I1+I2],其中公式<I1-I2>表示I1-I2的最大差值,而[I1+I2]表示I1+I2的平均值。
已经发现有特定染料非常适合用作预刻凹槽的光数据存储介质衬底上的记录层。例如,这样的染料可以是花菁化合物,其可通过在衬底表面上旋镀这类化合物的溶液而沉积得到。通常在衬底与染料层之间存在反射层。
在基于有机染料的记录叠层中,当数据记录其中的染料体积限定于衬底表面上存在的凹槽内时,记录处理更优。在标准记录叠层(即CD-R或DVD+R盘)的情况下,限定染料的凹槽部分指向盘的激光进入表面。在反向叠层的情况下,凹槽指向远离激光进入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凹槽之间的岸台部分指向激光进入表面。这样的反向叠层结构用于新的BD-R盘。这意指对于BD-R系统,对有机R-介质的径向寻轨应由凹槽上切换为凹槽内。
BD最初由BD创始者进行标准化,并在2002年1月创建BD-REV1.0标准。BD-RE介质为对于SL或DL都具有低反射率和相对低的推挽率的相变可记录介质。此后,开始了BD-可记录的标准化,其最大可能地保持了与BD-RE的共通性。由于低反射率,诸如相变类型或合金类型(Cu/Si)材料之类的无机记录材料用于BD-R变得可行。使用这些无机类型的BD-RE介质,可以获得与BD-RE(0.21-0.45)相同的归一化推挽(PPN)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