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系无机抗菌剂及抗菌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4534.3 | 申请日: | 200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6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晃治;大野康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D01F1/10;C08K3/32;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抗菌剂 抗菌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持银的磷酸锆,其为耐热性、耐药品性及加工性优异且配合于塑料时变色少的新的银系无机抗菌剂。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上述银系无机抗菌剂的抗菌制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磷酸锆系无机离子交换体基于其特性的活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用途。磷酸锆系无机离子交换体分为非晶质的和呈2维层状结构的结晶质及呈3维网状结构的结晶质。其中,呈3维网状结构的六方晶磷酸锆其耐热性、耐药品性、耐放射线性及低热膨张性等优异,可应用于放射性废弃物的固定化、固体电解质、气体吸附分离剂、催化剂及抗菌剂原料等中。
迄今为止,已有各种各样的六方晶磷酸锆被公知。例如AxNH4(1-x)Zr2(PO4)3·nH2O(参照例如特开平6-48713号公报)、AZr2(PO4)3·nH2O(参照例如特开平5-17112号公报)、HnR1-nZr2(PO4)3·mH2O(参照例如特开昭60-239313号公报)等。
另外,Zr与P的比不同的的磷酸锆也是公知的。例如Na1+4xZr2-x(PO4)3(参照例如C.JAGER,其他3名,“31P and 29Si NMRInvestigatios of the Structure of NASICON-Strukturtyps”,ExpermentelleTechnik der Physik,1988年,36卷,4/5号,p339-348),Na1+2xMgxZr2-x(PO4)3(参照例如C.JAGER,其他3名,“31P and 29Si NMRInvestigatios of the Structure of NASICON-Strukturtyps”,ExpermentelleTechnik der Physik,1988年,36卷,4/5号,p339-348、和C.JAGER,其他2名、“31P MAS NMR STUDY OF THE NASICON SYSTEMNa1+4yZr2-y(PO4)3”,Chemical Physics Letters,1988年,150卷,6号,p503-505)、Na1+xZr2SixP3-xO12(参照例如C.JAGER,其他2名,“31P MASNMR STUDY OF THE NASICON SYSTEM Na1+4yZr2-y(PO4)3”,ChemicalPhysics Letters,1988年,150卷,6号,p503-505,和H.Y-P.HONG,“CRYSTAL STRUCTURE AND CYSTAL CHEMISTRY IN THE SISTEMNa1+xZr2SixP3-xO12”,Mat.Res.Bull.,11卷,p173-182)等。
作为这些六方晶磷酸锆的合成法,已知有以下的方法:将原料混合后,用烧成炉等于1,000℃以上烧成来合成的烧成法;于水中或含有水的状态下混合原料后加压加热来合成的水热法;及将原料于水中混合后,在常压下加热来合成的湿式法等。
这些方法中的烧成法中,只通过调合原料并以高温加温就可以合成P/Zr比适宜的磷酸锆。但是烧成法中其原料不易均匀混合,很难作成组成均匀的磷酸锆。另外,烧成后,若要作成粒子状必须经过粉碎、分级,故于品质上及生产性上存在问题。当然,通过烧成法是不能合成含有氨的结晶质磷酸锆的。另一方面,湿式法及水热法中虽可得均质的微粒子状磷酸锆,但P/Zr比为1.5及如下式[3]所示的P/Zr比为2以外的结晶质磷酸锆尚未被公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东亚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4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煅的对称牙冠
- 下一篇: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和链路自适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