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透镜、红外线摄像机以及夜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4483.4 | 申请日: | 200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泉达也;平岩千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透镜 摄像机 以及 装置 | ||
1.一种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按顺序至少具备第1及第2透镜组,
所述第1及第2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
所述第1及第2透镜组,分别具有至少1枚由硫化锌形成的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或第2透镜组所具有的至少任意1个透镜面是衍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的至少任意1个透镜面是非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关系式:
1.25≤f1/f≤1.5
在这里,
f:第1及第2透镜组整体的焦距,
f1:第1透镜组的焦距。
5.一种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按顺序具备第1、第2及第3透镜组,
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
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分别具有至少1枚由硫化锌形成的透镜,
同时,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分别由1枚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所具有的至少任意1个透镜面是衍射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的所述正弯月透镜的至少任意1个透镜面是非球面。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关系式:
1.0≤f1/f≤1.4
在这里,
f:第1至第3透镜组整体的焦距,
f1:第1透镜组所具有的正弯月透镜的焦距。
9.一种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按顺序具备第1、第2及第3透镜组,
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
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分别具有至少1枚由硫化锌形成的透镜,
同时,所述第1及第3透镜组,分别由1枚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构成,
所述第2透镜组由1枚使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所具有的至少任意1个透镜面是衍射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的所述正弯月透镜的至少任意1个透镜面是非球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关系式:
1.05≤f12/f≤1.75
在这里,
f:第1至第3透镜组整体的焦距,
f12:第1及第2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所具有的至少任意1个透镜,通过使用透镜形状的模具对硫化锌原料粉末进行热压成型而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所具有的所有透镜的外径Rd,满足以下关系式:
Rd<4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至第3透镜组所具有的所有透镜的中心厚度Tm及边缘厚度Te,满足以下关系式:
1.5mm<Tm<8.0mm
1.0mm<Te<8.0mm。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线透镜,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透镜组中位于最靠所述物体侧的透镜面,利用超硬质膜实施镀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44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