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噪音降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噪音降低装置的充气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14335.2 | 申请日: | 2006-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6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丹野笃;秋好靖二;山内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C5/00 | 分类号: | B60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噪音 降低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具备 充气 轮胎 | ||
1.一种噪音降低装置,包括:由多孔材料构成的一对物体,和带束部件,所述带束部件用于将所述物体在在轮胎圆周方向上实质上成为等间隔的两处装设在轮胎内表面上,其中,所述带束部件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另一方面,将所述物体分别在轮胎圆周方向上的规定位置配置在所述带束部件与热塑性树脂制的卡止部件之间,并将该卡止部件穿过所述物体与所述带束部件热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所述带束部件的构成材料以及所述卡止部件的构成材料为同种热塑性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所述带束部件的构成材料以及所述卡止部件的构成材料都是聚丙烯。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所述物体的多孔材料是发泡聚氨酯。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所述卡止部件为板状。
6.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所述卡止部件为有底的筒状。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在所述物体的通过所述卡止部件卡止的卡止位置上预先设有贯通孔。
8.如权利要求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在通过所述贯通孔将所述卡止部件与所述带束部件热熔接时,通过所述卡止部件将所述物体保持在压缩状态下。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用热塑性树脂制的止动部件按压所述物体的端部,并将该止动部件与所述带束部件热熔接。
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将所述卡止部件的宽度设定为所述带束部件的宽度的90~300%,将所述卡止部件与所述带束部件的热熔接部的宽度设定得比所述带束部件的宽度窄,在该热熔接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留出与所述带束部件的宽度的5~20%相当的非熔接部。
11.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其中,在轮胎圆周方向上留出间隔地配置所述卡止部件与所述带束部件的热熔接部,并使该间隔H相对于所述物体的宽度W满足0.2W≤H≤4W的关系。
12.一种噪音降低装置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噪音降低装置包括:由多孔材料构成的一对物体,和带束部件,所述带束部件用于将所述物体在在轮胎圆周方向上实质上成为等间隔的两处装设在轮胎内表面上,其中,所述带束部件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将所述物体分别在轮胎圆周方向上的规定位置配置在所述带束部件和热塑性树脂制的卡止部件之间,并将该卡止部件穿过所述物体与所述带束部件热熔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卡止部件与所述带束部件的热熔接中使用超声波熔敷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超声波熔敷机的加振用变幅杆,采用在顶端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实施了倒角的加振用变幅杆。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带束部件的构成材料以及所述卡止部件的构成材料为同种热塑性树脂。
16.如权利要求12~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带束部件的构成材料以及所述卡止部件的构成材料都是聚丙烯。
17.如权利要求12~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物体的多孔材料是发泡聚氨酯。
18.一种充气轮胎,其中,在空洞部内具有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音降低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43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