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物品的储存和/或展示的玻璃柜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4150.1 | 申请日: | 200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6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T·哈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汉氏展柜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F3/00 | 分类号: | A47F3/00;E05D15/5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德国美因河***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物品 储存 展示 玻璃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品的储存和/或展示的玻璃柜,其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右侧面和左侧面、下部件(底部件)和形成顶部的上部件,至少一个侧面、例如前侧面形成为玻璃门,在玻璃柜的关闭状态下,其内部以气密方式相对于外界密封,并且所述门通过导向装置可横向平移地安装,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上部件或下部件的区域中或者分别安装在上部件和下部件的区域中。
背景技术
这种玻璃柜是已知的,并且例如在DE 102 61 523 A1中进行了描述。玻璃柜用于在展览馆和博物馆中展示文化和艺术品,以及在此情况下相对于外界环境对物品进行保护,而且应当可以在尽可能无阻挡的情况下观看物品。可能会发生将具有特大尺寸的物品放入玻璃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将玻璃柜设计成在其右侧壁和左侧壁之间的整个宽度上打开门开口。最简单的技术方案是简单的可枢转门。然而,这种技术方案在玻璃柜将因特定原因而具有非常大的尺寸时面临着一些问题。可横向移动的门具有在简单拉出门的情况下仅仅可以移动到使门开口最多打开一半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玻璃柜,以使得当门处于开口状态时,其开口以其全部尺寸被打开(释放)。
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门可横向移动,直到门开口的一半被打开,并且可通过导向装置的相应设计在该位置枢转,以使得门的伸出部分以平行方式邻接左侧面或右侧面,导向装置被设计成使得门的重心始终位于接近玻璃柜的位置处。
即使在具有大宽度、即具有非常长的前部的玻璃柜的情况下,门的枢转范围仅仅为其宽度的一半,这使得能够实现玻璃柜在展示空间中的节省空间的布置。根据本发明的玻璃柜的进一步优点在于,在具有特别小的深度的玻璃柜的情况下不会发生稳定性问题,因为借助于处于打开状态的门的可枢转轴承,其重量相对于旋转点被平衡,从而使得在玻璃柜的前部不产生张力。
本发明的进一步有利实施例将从后附从属权利要求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处于关闭状态的玻璃柜的透视图,
图1b示出了具有横向移动的门的玻璃柜,
图1c示出了具有打开和横向枢转的门的玻璃柜,
图2示出了导向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导向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的玻璃柜包括前侧面、后侧面2、右侧面3和左侧面4、下部件5和形成顶部的上部件6,所述前侧面形成为门1。所有侧面或者仅仅部分侧面可由透明或不透明盘片构成。下部件5形成玻璃柜的底部。
门1被形成为滑动门,门开口可被打开(或释放)一半,并且因此进入玻璃柜的内部的通路通过所述滑动门的横向移动而打开。为此,例如可形成为滑动轴承、滚珠轴承或者滚柱轴承的导向装置7相应地安装在玻璃柜的上部件6或下部件5的区域中或者上部件6和下部件5的区域中。导向装置7包括第一构件8和第二构件9,例如,用于容纳滚子的引导件或导槽(图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假定引导件被分配给玻璃柜13的壳体,滚子被分配给门1。然而,也可理想地构想出转换这种分配方式。
第二构件9由固定件10和可动件11组成,固定件和可动件10,11包括多个以齐平方式设置并且已经在上面提到的滚子。在这种情况下,可动件11的长度对应于门1的宽度。固定件和可动件10,11均设置在门1的中心区域中,并带有轴承12(图3),通过该轴承12,可动件11可旋转地与固定件10相连,轴承12的旋转轴线平行于门1竖直延伸,该门1固定连接到可动件11上。
如果现在使门1在导向装置7中横向移动,则滚子在引导件中移动到一侧,分配给可动件11的滚子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引导件,直到只有固定件10的滚子位于引导件中为止。在该位置,一止动件可确保门的移动过程不再继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汉氏展柜公司,未经德国汉氏展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4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