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保持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3973.2 | 申请日: | 2006-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6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横内伸生;边见寿郎;宫下泰;吉原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3K3/00 | 分类号: | B43K3/00;B43K23/0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保持 辅助 书写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写工具的轴筒,特别涉及具有能够以较弱的力把持书写工具的保持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书写工具用保持辅助件,提出了各种结构。例如,有下述结构,即通过在书写工具中在由使用者的手指(例如拇指、食指及中指)所夹持的部分上添加槽、或者使用橡胶等作为该部分的材质来实现良好的把持性。此外,还有准备与书写工具分体的橡胶等的带状体并将其插入到把持部分中来实现其把持性的提高的结构。但是,在这些提案中,把持书写工具的形态都仅最基本地依赖于拇指、食指及中指的3根手指,因而,书写时的笔压施加的方式局限于经由这3根手指进行的方式。
并且,在上述书写工具用保持辅助件的情况下,在书写工具的稳定的把持性中存在问题,特别对于要求长时间的书写的情况、或者在手腕或手指临时不便或具有残疾的使用者要求不带来疲劳而以较弱的把持力保持书写工具的情况的对策完全没有考虑,有改善的余地。
作为改善该问题的技术,还进行了考虑到涉及把持部的手指的疲劳的减轻、防滑性的提案。例如有特开平5-177979号公报中公开的构造(书写工具用保持辅助件)。该构造为:在书写工具的轴筒中间部安装环体,并在其上侧以松嵌合状态保持形成在板状的保持体的一端部上的环状部,手掌抵接在板状保持体上,通过手掌对保持体施加笔压,该笔压经由上述环状部和上述环体传递给书写工具的轴筒。
但是,在轴筒上安装能够用手掌保持的支承部是用于作为减轻由拇指、食指、中指的3点支承的力的机构而使用,如果支承部对手掌的抵接不充分,则难以达到该目的。此外,在把持时,存在拿持轴筒的方向性被强制地设定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平5-1779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上述以往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以较小的把持力稳定地并且能够持续地维持把持状态的、具备改良后的新的保持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
根据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在书写工具的轴筒上,在轴筒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指间抵接柄,在比该指间抵接柄靠前方部设置把持部,并且将上述指间抵接柄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轴筒进行收纳。
通过该结构,能够不受使用者的握持方式及握力影响而稳定地支承书写工具,因此,通过比较小的把持力也能够充分地得到书写负荷,并且能够使携带性、操作性也良好。
根据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上述指间抵接柄配置为可相对于轴筒的长度方向移动/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在上述第1或第2技术方案中,上述指间抵接柄设置为以与轴筒的长度方向的轴心正交的垂线为旋转轴线而旋转自如。
根据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上述指间抵接柄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轴筒的长度方向的轴心以任意的角度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使上述指间抵接柄相对于轴筒的长度方向的轴心的角度为30度以上90度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上述指间抵接柄与轴筒(特别是把持部)配置为可相对于长度方向的轴心相对旋转。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书写尖端的纸面抵接部的方向性改变为期望的方向,能够改变由于书写而磨损的书写用芯的指面抵接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对于上述指间抵接柄与轴筒的相对旋转施加旋转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使上述旋转阻力对应于书写压力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9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对上述把持部或指间抵接柄的至少一个赋予防滑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件的书写工具的轴筒,所述辅助件如下构成:在书写工具的轴筒中,在轴筒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指间抵接柄,在比该指间抵接柄靠前方部设置把持部,并且上述指间抵接柄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轴筒进行收纳,该收纳是将指间抵接柄设置为以与轴筒的长度方向的轴心正交的垂线为旋转轴线而旋转自如,并且将指间抵接柄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轴筒的长度方向移动/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正视外观图。
图2是图1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筒体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指间抵接部的关闭状态的正视外观图。
图5是改变了指间抵接部的展开角度的状态的正视外观图。
图6是图5的A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通株式会社,未经派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3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电解阳极焙烧炉烟气净化工艺及净化系统
- 下一篇:仿镶嵌装饰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