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通信系统及其传输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13732.8 | 申请日: | 2006-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J·巴雷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托罗拉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7/00 | 分类号: | H04Q7/00;H04Q7/20;H04B7/21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锦华;穆德骏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通信 系统 及其 传输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控制,并且尤其涉及,但是并不仅仅涉及第三代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控制。
背景技术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将地理区域划分为若干由基站提供服务的小区。基站通过可以在基站之间传送数据的固定网络互连。通过自移动台所位于的小区的基站的无线电通信链路,对移动台提供服务。
典型的蜂窝通信系统延伸到覆盖整个国家,并且包括支持几千甚或几百万移动台的几百甚或几千的小区。从移动台到基站的通信被称为上行链路,而从基站到移动台的通信被称为下行链路。
将基站互连的固定网络在操作中可以在任何两个基站之间路由数据,从而使小区内的移动台与任何其他小区内的移动台通信。此外,固定网络包括网关功能,用于与诸如因特网或者公众交换电话网络(PSTN)的外部网络互连,从而允许移动台与陆线电话通信,以及与通过陆线连接的其他通信终端通信。此外,固定网络包括管理传统蜂窝通信系统所需的许多功能,包括路由数据、准入控制、资源分配、用户计费、移动台鉴权等的功能。
最为普遍的蜂窝通信系统是被称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第二代通信系统。GSM使用被称为时分多址(TDMA)的技术,在该技术中,通过将频率载波分割为8个离散时隙,实现用户分离,该时隙可以被单独分配给用户。关于GSM TDMA通信系统的进一步描述可以查阅“The GSM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Michel Mouly和Marie Bernadette Pautet,Bay Foreign Language Books 1992,ISBN2950719007。
当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移动用户提供的通信服务,第三代通信系统正在推出。最广泛采用的第三代通信系统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技术均采用这种CDMA技术。在CDMA系统中,通过在相同载波频率上且在相同时间间隔中对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扩频和加扰的码,获得用户分离。在TDD中,通过以与TDMA相似的方法,对不同用户指配不同的时隙,实现附加的用户分离。然而,与TDMA不同,TDD规定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均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采用这种原理的通信系统的例子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关于UMTS的CDMA和特别是宽带CDMA(WCDMA)模式的进一步描述可以在“WCDMA for UMTS”,HarriHolma(编辑),Atti Toskala(编辑),Wiley&Sons,2001,ISBN0471486876中得到。
在第三代蜂窝通信系统中,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和无线电接入网络(RAN)。核心网络在操作中用于使数据从RAN的一部分路由到另一部分,而且还与其他通信系统相连。此外,它执行蜂窝通信系统的许多操作和管理功能。在操作中,RAN可以通过空中接口的无线电链路,支持无线用户设备。RAN包括:基站,在UMTS中,将其称为节点B;以及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其用于控制基站和通过空中接口进行的通信。
RNC执行许多与空中接口相关的控制功能,包括无线电资源管理以及向和从适当基站路由数据。它还提供RAN与核心网络之间的接口。RNC和相关基站被统称为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
第三代蜂窝通信系统已经被规定为提供大量不同的服务,包括有效的分组数据服务。例如,在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release 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中,以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服务的形式,支持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服务。
根据3GPP技术规范,HSDPA服务可以用于频分双工(FDD)模式和时分双工(TDD)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托罗拉公司,未经摩托罗拉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3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室内外一体自承式光电综合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力机车用复合柱式绝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