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烟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13496.X | 申请日: | 2006-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卡尔海因茨·维南德;马蒂亚斯·穆齐奥尔;蒂姆·阿斯穆斯;卡尔海因茨·乌尔里希;安德列亚斯·奥格则瓦拉;迪特尔·托伊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利氏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16 | 分类号: | G01N27/16;G01N15/06;G01N2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源;张天舒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烟 传感器 | ||
1.一种测量煤烟沉积物的方法,其依靠单片电子电路图尤其是使用薄膜技术制造成单片的电子电路图来进行测量,所述方法特征在于依靠由煤烟沉积物引起的所强调(特定的)参数的改变尤其是芯片热特性或电参数的改变来确定煤烟沉积物。
2.一种测量煤烟沉积物的方法,其依靠单片电子电路图尤其是使用薄膜技术制造成单片的电子电路图来进行测量,所述方法特征在于采用导热体(4)或温度传感器(3)依靠芯片的所强调的特定电参数的改变来确定煤烟沉积物。
3.尤其是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确定煤烟沉积物的方法,特征在于传感器具有两个导热体(4),所述导热体关于能耗、温度曲线或去除煤烟燃烧的曲线这些变量之一来被有差异地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煤烟的方法,特征在于两个导热体芯片被煤烟覆盖并且一个被煤烟覆盖的导热体芯片被加热以通过燃烧去除煤烟,并且能耗曲线或温度曲线或能耗和温度曲线被相互分析以确定煤烟的性质。
5.一个封装内的两个有差异地操作的导热体芯片的使用,所述导热体芯片用于煤烟测量。
6.用于煤烟测量的导热体的使用,特征在于所述煤烟测量以芯片的受煤烟改变的冷却性能或发射性能为基础,并通过测量电或热测量变量来进行。
7.用于煤烟测量的导热体的使用,特征在于所述煤烟测量以煤烟燃烧改变的温度曲线为基础,并通过使用用于加热的相同导热体结构测量电或热测量变量来进行。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导热体芯片的使用,特征在于通过导热体的电阻值的改变或通过导热体(4)的温度或IR发射的改变来确定煤烟测量值。
9.一种电子煤烟传感器,其中至少一个芯片配备有至少一个带状导体,该带状导体采用单片设计并尤其具有两个端子盘,特征在于所述煤烟传感器具有适合于确定表面上所强调的或特定的改变的煤烟确定装置。
10.尤其是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烟传感器,含有至少一个导热体芯片,特征在于导热体芯片在一面上特别地是在两个面上都进行了表面电镀。
11.如权利要求9或10的任一个所述的煤烟传感器,特征在于所述煤烟传感器具有两个导热体芯片(4)。
12.如权利要求9到11的任一个所述的煤烟传感器,特征在于所述煤烟传感器包括一个芯片,该芯片通过端子盘连接到电气端子,从而该芯片的电阻值可被煤烟影响改变。
13.如权利要求9到12的任一个所述的煤烟传感器,所述煤烟传感器包括一个导热体芯片,该导热体芯片的电阻值可被煤烟影响改变,所述煤烟传感器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电阻值是平衡的。
14.如权利要求9到13的任一个所述的煤烟传感器,特征在于所述煤烟传感器具有温度传感器(3)。
15.如权利要求9到14的任一个所述的煤烟传感器,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加热元件(4)或温度传感器(3)或者多个这样的元件由电绝缘体(6)覆盖。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煤烟传感器,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4)或所述温度传感器(3)由薄陶瓷层(6)覆盖。
17.如权利要求9到16的任一个所述的煤烟传感器,特征在于所述煤烟传感器具有两个部件(7),所述两个部件(7)的每一个都具有导热体(4)和温度传感器(3)。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煤烟传感器的使用,特征在于采用第二个部件(7)依靠相同加热功率下温度的对照测量或者依靠相同温度下加热功率的对照测量来确定部件(7)的煤烟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利氏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贺利氏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34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