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外物质向哺乳动物卵内的导入促进剂以及导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12870.4 申请日: 2006-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1160398A 公开(公告)日: 2008-04-09
发明(设计)人: 宫户健二;宫户真美;阿久津英宪 申请(专利权)人: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主分类号: C12N15/09 分类号: C12N15/09;A01K67/02;A61K45/00;A61P15/00;A61P15/08
代理公司: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曾旻辉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细胞 物质 哺乳动物 导入 促进剂 以及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以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物质作为有效成分的哺乳动物卵用细胞外物质导入促进剂,以及采用该导入促进剂向哺乳动物卵内导入细胞外物质的方法,更详细的是,使用以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物质作为有效成分的哺乳动物卵用细胞外物质导入促进剂,向哺乳动物卵内导入精子、细胞核、核酸、蛋白质等细胞外物质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哺乳动物卵用细胞外物质导入促进剂。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在于提供通过以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物质作为有效成分的哺乳动物卵用细胞外物质导入促进剂的处理,试图提高哺乳动物卵的受精能力的提高,促进精子向哺乳动物细胞卵内的导入,从而促进哺乳动物的卵子受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因治疗、生殖医疗或采用发育工程的哺乳动物的改变的领域中,为了改变生殖细胞,将精子、细胞核、核酸等细胞外物质导入哺乳动物卵中。以往,已知有在哺乳动物卵等细胞中导入基因(核酸)物质时,采用逆转路病毒等载体导入的方法(WO97/18318),在向哺乳动物卵导入精子或细胞核等细胞外物质时,一般采用以玻璃毛细管在卵的细胞膜上钻孔来注入的方法(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在向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卵导入精子的方法中,这种ICSI法是主流(特开平5-38345号公报),也被广泛应用于人的不育治疗中。不过,作为将细胞外物质导入哺乳动物卵的方法,ICSI法有许多问题。也就是说,人们认为ICSI法的问题有:(1)在用ICSI法向哺乳动物卵中实质导入细胞外物质时需要技术上的培养,(2)用ICSI法向哺乳动物卵中导入细胞外物质的方法成功率低,(3)ICSI法,由于通过用玻璃毛细管在卵细胞膜上开孔进行,因此开孔对胚胎发生造成不良影响等。但是,由于没有代替ICSI法的方法,尽管已经指出了以上问题,但目前仍采用ICSI法。

另一方面,通过受精进行精子向哺乳动物卵的导入,但是提出了促进精子向哺乳动物卵内导入的几种方法。例如,在特表平8-503705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给药胸腺激素α1等受精促进胸腺激素·多肽来促进受精,进行哺乳动物雄性的不育症的治疗的方法,在特开平9-28721号公报中公开了将牛精子与牛卵管上皮细胞一起培养后,与牛卵子一起培养使之体外受精,使牛精子的体外受精能力提高的方法。

而且,在特表2001-506225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促进哺乳动物的卵子受精,使用血管紧张素II的方法,特开平6-18965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使磁力作用于精子和卵子,使活性提高,试图提高受孕率的方法,并且,在特表2001-500102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在10-12%的甘油的存在下冻结和解冻的精液悬浮液的通过离心纯化的多肽-包括プロサボシン(SGP-1)和サボシン的一组蛋白质的成员的多肽,试图改善精子-卵子的结合并促进受精能力。这些均为在哺乳动物的卵子受精时使卵子和精子活性化,以促进其受精的效果为目标的方法。

另一方面,已知在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存在着广泛存在于该细胞中的直径25nm左右的管状蛋白质纤维的称之为微小管的细胞器。作为其功能,有丝分裂装置的形成,细胞形态的形成与维持、鞭毛·纤毛运动、细胞内细胞器的配置、物质输送、激素分泌、细胞膜的流动性等。尤其是,作为神经细胞中轴突和树状突起的主要构成分子存在,作为动力蛋白的轨道对物质的输送起作用。通常,微小管通过有规则地聚合由α-、β-微观蛋白各1分子构成的异二聚物而形成,通过伴随细胞周期的进行的聚合/解聚反复消长。而且,这些微小管被微小管结合蛋白(MAPs、T蛋白质)控制其聚合/解聚,以这些微小管结合蛋白质为底物的蛋白质磷酸化酶(激酶)和蛋白质脱磷酸化酶与其控制机制相关。由此可知,作用于该微小管系的化合物显示出细胞分裂抑制等各种生物活性。

如上所述,微小管是有丝分裂时将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导向两极的分裂纺锤丝的主要成分,分裂期间细胞的形状、运动性和附着的维持和包括细胞内输送的许多细胞作用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Shiff,P.B.and Horwitz,S.B.,1981,“抗癌化学疗法剂中分子作用和目标”的项“微管蛋白:化学疗法剂的目标”,pp483-507,Academic Press,NY,USA;Glotz,J.S.et al.,1990,Nature,82:1247-1259)。它们在调节由其它成长因子与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诱导的膜通透性的增殖信号中十分重要。对于受精与细胞骨架的关系,也有人进行了报道(Molecular Reproduction andDevelopment,56:89-98,2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未经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2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