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镜筒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12435.1 | 申请日: | 2006-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英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10;G03B9/10;H04N5/225;H04N101/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代易宁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镜筒,该透镜镜筒包括摄影光学系统,允许该摄影光学系统的主点的位置移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已知存在具有内置快门的透镜镜筒,该透镜镜筒被认为有益于紧凑型照相机的进一步小型化(见,例如,专利参考文献1)。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透镜镜筒包括作为可移动透镜组的集成部分安装的快门单元,使得当可移动透镜组移动时允许快门单元移动。
专利参考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24105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允许可移动透镜组和快门单元一起移动的透镜镜筒需要具有相当大的驱动力的促动器以移动可移动透镜组和快门单元。也需要保证足够的移动空间,在其中大快门单元能够移动,且这些需求使得透镜镜筒的总体尺寸增大。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透镜镜筒包括:摄影光学系统,该摄影光学系统能够改变焦距;可移动透镜组,该可移动透镜组组成摄影光学系统的一部分,且当改变焦距时沿光轴移动;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摄影光学系统的成像平面处,以捕捉被摄物的像;以及快门单元,该快门单元设置于可移动透镜组和图像传感器之间,包含快门叶片,该快门叶片阻挡通过摄影光学系统的摄影光通量,其中:当可移动透镜组沿该光轴移动时,摄影光学系统的主点移动;并且设置快门单元,从而保证在可移动透镜组的运动范围端点与快门叶片之间的距离短于在图像传感器与快门叶片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是,当所述快门叶片进行阻挡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中的所述摄影光通量的操作时,所述快门叶片沿大致顺着矩形成像区域的较短侧延伸的方向移动。
快门叶片可包括多个快门叶片,所述多个快门叶片各自在沿都与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所述光轴大致垂直的不同方向被驱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快门叶片是两个快门叶片,并且当所述两个快门叶片彼此靠近地移动时,阻挡所述摄影光通量,直至所述两个快门叶片进入使所述两个快门叶片在光轴附近相互叠置的关闭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快门叶片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透镜组的所述运动范围端点的直接附近。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成像设备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透镜镜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透镜镜筒设置为紧凑单元。
附图简述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的透镜镜筒在从物镜的光轴所在的一侧所得的外视图
(图2)通过图1中的II-II的截面图,在图(a)和(b)中分别呈现在广角端状态和在摄远端状态
(图3)通过图2(a)和2(b)中III-III的截面图
(图4)通过图3中IV-IV的截面图
(图5)通过图3中V-V的截面图
(图6)在图1所示的透镜镜筒中的物镜和第一透镜组中采用的结构,图示于图(a)~(c)中
(图7)图1中的透镜镜筒从设置CCD的一侧透视的外视图
(图8)在图(a)和(b)中提供当在镜筒体处安装马达保持器单元时采用的方法的示意图示
(图9)在图(a)和(b)中提供沿光轴的方向所得的快门驱动单元和快门叶片的视图
(图10)在来自摄影光学系统的光通量和快门叶片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示
(图11)在图10所示的成像平面处采取的位置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
(图12)在图(a)和(b)中表示在快门叶片位置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图13)在图(a)和(b)中提供在第二实施例中实现的快门驱动单元和快门叶片沿光轴的方向所得的视图
(图14)在图(a)~(c)中表示在快门叶片位置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图15)在配备有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现的透镜镜筒的成像设备中所采用的结构的示意图示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快门单元的结构和位置实现了改进,以便提供作为紧凑、轻便单元的允许摄影光学系统的主点移位的透镜镜筒。
第一实施例
现在将参考附图等详细解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实现的透镜镜筒在从物镜的光轴所在的一侧(被摄物侧)所得的外视图。图2(a)和2(b)每个呈现图1中通过II-II的截面图。图2(a)示出广角端状态,而图2(b)示出摄远端状态。图3是通过图2(a)和2(b)中III-III的截面图。图4是通过图3中IV-IV的截面图,且图5是通过图3中V-V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2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