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火花侵蚀加工的机械电极导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11097.X | 申请日: | 2006-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5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M·舍夫;B·谢弗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H7/26 | 分类号: | B23H7/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胡强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火花 侵蚀 加工 机械 电极 导向 装置 | ||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工件进行电火花侵蚀加工的电极用的侵蚀机或一种电极导向装置。
在对工件进行电火花侵蚀加工时,在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放电。这样,该工件被“侵蚀”为一种所希望的构造,也就是被熔化或者被切割。在这种情况中,工件可相对于电极作运动,或者相反亦可。电极典型地具有导线或者棒的形状,并且因此也被称之为导线电极。在EP 0 850 716B1或者EP 1 106 293 B1中描述了制造这样的导线电极的情况。
电火花侵蚀加工的一种重要用途是制造微孔,例如用于燃油喷嘴阀的微孔。为了得到具有尽可能小的公差的孔或者空隙,需要能保证电极的受控制的定位的精确的电极导向装置。DE 101 03 292 A已描述了一种用于侵蚀机的电极导向装置。它建议一种用于电极的电极导向装置,该电极导向装置具有一由一支承部件和一压紧部件构成的菱形体导向装置。电极设置在压紧部件和支承部件之间,并且无间隙地被导向。在支承部件或者压紧部件中形成一种槽形的空隙,这样,槽形空隙部分地容纳电极。从中在电极导向装置和电极之间恰好产生三个接触部位。此外,压紧部件借助一张紧装置顶住支承部件,以阻止在导向装置中的电极的空隙。
上述装置的缺点在于,为了能用三个与电极导向装置相接触的接触部位对电极进行无间隙的导向,支承部件或者压紧部件必须具有一种空隙。将具有精确的空隙的导向部件作为无空隙的导向部件来实现,除了技术花费比较大以外还有磨损的危险,这样在运行期间由于力的作用随着时间使所述空隙的形状发生变化。因此在维护时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此外,在电极和所述两个导向部件之间可能会出现非对称的力的分布,因为电极是通过两个导向部件、但是三个接触部位被导向的。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火花侵蚀地加工的侵蚀机或者电极导向装置。这种电极导向装置保证利用在电极和电极导向装置之间的三个接触部位无间隙地对电极进行导向,而导向部件不必具有空隙。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侵蚀机或者电极导向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即电极导向装置用三个接触部位无上述缺陷地无间隙地对电极进行可靠的导向。特别是可在导向部件中放弃空隙。此外,通过该电极导向装置保证作用到电极上的力的对称分布。
此外有利的还在于,根据本发明的侵蚀机或者电极导向装置为冷却电极提供足够的空间。该电极导向装置对由侵蚀过程中产生的电蚀颗粒也不敏感。否则这些是蚀颗粒会导致堵塞,并且因此导致侵蚀工序的停止。
此外,该电极导向装置还能以简单的方式确定或者调节在电极和导向部件之间的所希望的导向间隙。
很有利之处也在于,在市场上价格实惠地供有电极导向装置的单个的、且制造很精确的元件。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并在说明书中描述了侵蚀机或者电极导向装置的优选改进方案。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以及下述说明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这些附图是:
图1:具有一种电极导向装置的侵蚀机;
图2a和2b:由三个球形的导向部件构成的电极导向装置的截面图和俯视图;
图2c:由三个球形的被磨削的导向部件构成的一种第二电极导向装置的截面图;
图3a和3b:由三个圆柱形的导向部件构成的电极导向装置的另一种构造的截面图和俯视图;
图4a、4b和4c:电极导向装置的另一种构造的俯视图和不同剖视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具有一待加工的工件7的侵蚀机1。该侵蚀机1具有一电极导向装置5。利用该电极导向装置可对一在图1中未示出的电极10进行导向。用附图标记20表示电极导向装置5的中心纵向轴线。出于一目了然的原因,在图中未详细示出侵蚀机的其它组成部件。
电极导向装置5以一种机械导向装置为基础,其中,电极导向装置5的单个部件是高精密的标准部件,这些部件可最好价格有利地在市场上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10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