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本分析方法及标本分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0576.X | 申请日: | 200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1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典正;山登隆司;松尾直彦;井口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朝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本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血浆、血清及尿液标本进行分析的标本分析方法及标本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临床检查领域,标本分析装置都是通过对血浆、血清以及尿液标本中含有的特定物质的数量或活性程度进行光学分析测定。在这样的标本分析装置中,通常都是向标本中添加试剂,调制成测定用试样后,用指定波长的光照射测定用试样。并且通过分析来自于标本的散射光和穿透光来得到分析结果。这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临床检查方法。
但是如果标本中含有溶血、乳糜及黄疸等症状时,有时难以进行正确的光学测定。其理由如下:当用血浆作为标本时,通常的血浆呈淡黄色,并几乎透明,有溶血症状的标本中因为含有过多的血红蛋白而略带红色;而如果标本具有乳糜的症状,由于含有很多的类脂质而呈白浊;在黄疸标本因为含有较多的胆红素发黄色或黄绿色。像这样由于标本中存在有血红蛋白、类脂质及胆红素等妨碍光学测定的物质(干扰物质),它们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使得我们无法完全得到散色光的变化量,所以难以进行正确的光学测定。特别是在标本中溶血、乳糜及黄疸症状比较明显时,想要进行准确的光学测定就显得尤为困难,也很难得到分析结果。这样就降低了分析装置的分析效率。
所以一直以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提议建立一种在利用标本分析装置进行标本分析前能够自动判断标本状态的标本检测自动化系统。专利公开平成7-280814号公报上就发表了这样的标本检测自动化系统。这种系统有从试样容器中分装标本的分装装置,以及通过分装装置对分装标本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并且在通过自动分析装置分析血清标本前,利用另设的“溶血、乳糜、黄疸测定装置”来测定标本中有无溶血、乳糜及黄疸等症状(干扰物质)。最后,将测定结果与利用自动分析装置所得出的结果相对照,基于对照的结果,仅分析所得结果中未受干扰物质影响的项目,而控制自动分析装置,对那些受到干扰物质影响的检查项目不予分析。这时,在判断用标本分析装置进行分析的情况下,由分装装置将采血管中的标本分装于自动分析装置用样杯中,再将该样杯传送到自动分析装置中。向样杯内的标本添加试剂,从而对未受干扰物质影响的项目进行分析。此外,对照结果,当关于血清标本不存在能进行分析的检查项目时,控制分装装置使其不对血清标本进行分装。由此,标本检测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效率低下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上述专利公开平成7-280814号公报中,还发表了从采血管的外侧对溶血、乳糜及黄疸状态进行分光测定的装置结构。但是由于采血管上通常贴有标记标本的条形码标签,这些条形码标签阻碍了对干扰物质进行准确的测定。
美国第6797518号专利公报发表了对吸移标本计量工具的前端所残留标本进行干扰物质测定的装置构造。美国第5734468号专利公报发表了用带有注射器及透明部分的检测工具来吸移标本,然后通过该工具的透明部分来对干扰物质进行测定的装置构造。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制出来的。目的是在对标本进行分析前,提供一个可以检测出干扰物质的标本分析方法及标本分析装置。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第一层面的标本分析方法包括:第一步,从装有标本的容器内吸移一部分标本,分装到第1容器中;第二步,对第1容器中的标本进行光学测定;第三步,将标本分装到第2容器中,再添加进试剂混合调制成测定用试样;第四步,根据对标本进行光学测定的结果,对测定用试样进行分析。
本发明第二层面的标本分析装置包括,吸移试样容器中的标本并分装到第1容器的第1分装部分、对分装到第1容器内的标本进行光学测定的光学测定部分、将标本分装到第2容器的第2分装部分、在第2容器内调制测定用试样的试样调制部分、对第2容器内的测定用试样进行分析的分析部分和根据标本的光学测定结果控制分析部分的分析动作的控制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标本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斜视图。
[图2]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标本分析装置的检测部分和标本传送部分的平面图。
[图3]图1所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标本分析装置的试样容器正视图。
[图5]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标本斜视图分析装置的第1光学信息获取部分的斜视图。
[图6]图5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1光学信息获取部分的简略截面图。
[图7]图5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1光学信息获取部分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未经希森美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0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