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热辐射遮蔽性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9921.8 | 申请日: | 2006-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1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博;东泉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J5/18;C08K3/38;B32B27/36;B32B27/18;B60J1/00;E0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邸万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树脂 组合 热辐射 遮蔽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热辐射遮蔽性成形体,更详细 来说,涉及太阳辐射透射率低、具有充分的热辐射遮蔽性、雾度低、 透明性优异、机械强度和热熔融稳定性优异的,适合于一般建筑物使 用或车辆用窗或窗部件等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热辐射遮蔽性 成形体。
背景技术
透过一般建筑物的窗玻璃或车辆用窗玻璃进入室内的红外线,是 室内温度过度上升的原因。为了防止温度过于升高,希望提供太阳辐 射透射率低、具有充分的热辐射遮蔽性能,而且雾度特别低、透明性 优异的热辐射遮蔽性树脂组合物和热辐射遮蔽性成形体。
对于这样的要求,已知有在聚碳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系 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中配合 酞菁化合物的热辐射遮蔽材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但是, 在这样的热辐射遮蔽材料中,为了赋予其充分的热辐射遮蔽性能,不 得不配合大量的酞菁化合物,当配合量过多时,雾度提高而透明度降 低,耐候性也不充分。
此外,已知有在透明树脂板上叠层蒸镀金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 热辐射反射膜而得到的热辐射遮蔽性树脂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和4)。但是,这种热辐射遮蔽性树脂板,由于热辐射反射膜价格昂贵, 而且使用了复杂的叠层工序,因此实用性降低。
再者,已知有在选自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饱和聚酯树脂、环状烯烃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和 氟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热塑性树脂中配合6硼化合物得到的热辐射遮 蔽性树脂成形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但是,这样的热辐射遮蔽 树脂成形体,由于雾度比较高而透明性不足,不能满足作为一般建筑 物或车辆用窗玻璃的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2401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6-264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14691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17988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1620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度低透明性优异、太阳辐射透射率 低具有充分的热辐射遮蔽性(特别是透过可见光而有选择的遮蔽红外 线的功能)、机械强度和热熔融稳定性都优异的、适合于在一般建筑物 用或车辆用窗玻璃等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热辐 射遮蔽性成形体。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 在具有特定浓度的端羟基或者用特定方法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中配合微量的硼化合物,就能够得到雾度低、透明性优异、太阳辐射 透射率低具有充分的热辐射遮蔽性(特别是透过可见光而有选择的遮 蔽红外线的功能),机械强度或热熔融稳定性都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 合物和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热辐射遮蔽性成形体,从而可解决上述 课题,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包括100重量份的端羟基浓度在100~ 1800ppm范围内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0.0001~5重量份的选自La、 Ce、Pr、Nd、Tb、Dy、Ho、Y、Sm、Eu、Er、Tm、Yb、Lu、Sr和 Ca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硼化物微粒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一种热辐射遮蔽性成形体,该成形体通过 成形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而得到,其特征在于,具有厚度0.2~ 10mm的板状部分,该板状部分的雾度小于3%,太阳辐射透射率为70 %以下。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热辐射遮蔽性成形 体,由于雾度低而透明性优异,太阳辐射透射率低且具有充分的热辐 射遮蔽性(特别是透过可见光而有选择的遮蔽红外线的功能),机械强 度或热熔融稳定性都优异,所以适合于作为一般建筑物或车辆用窗玻 璃、拱形屋顶或车库等的屋顶材料、红外线截止滤镜(cut filter)等光 学器材、农用薄膜等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1)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9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陶瓷太阳板上复合立体网状黑瓷阳光吸收层的方法
- 下一篇:汽车节能排气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