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低分子量明胶水解产物的方法和明胶水解产物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09917.1 | 申请日: | 2006-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1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维尔弗里德·巴贝尔;约翰·M·多尔芬;汤姆·基南;贾森·D·拉塞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利达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H1/06 | 分类号: | C08H1/06;C08L89/06;C12P21/0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卫民;郭国清 |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分子量 明胶 水解 产物 方法 组合 | ||
1.一种用于制备明胶水解产物的方法,该明胶水解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约100至约2000Da,平均伯胺含量为约1.0×10-3至约1.0×10-2μMol伯胺/μg明胶水解产物,所述方法包括:
(a)使明胶原材料与至少一种具有内肽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接触,以形成经内肽酶消化的明胶产物,和
(b)使经内肽酶消化的明胶产物与至少一种具有外肽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接触,其中内肽酶和外肽酶的蛋白水解消化过程进行足够长的时间,所实施的反应条件可形成明胶水解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水解酶是食品级酶,其在约5至约7的pH和约40℃至约65℃的温度下具有内肽酶活性或外肽酶活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水解酶选自:来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内肽酶(例如Corolase7089)、菠萝蛋白酶(例如Enzeco菠萝蛋白酶浓缩物)、木瓜蛋白酶(例如木瓜蛋白酶6000L)、来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外肽酶(例如ValidaseFPII)和来自豆曲霉(Aspergillus sojae)的外肽酶(例如CorolaseLAP)。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约0.025%至约0.15%(w/w)具有内肽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与明胶原材料接触,使约0.025%至约0.15%(w/w)具有外肽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与经内肽酶消化的明胶产物接触。
5.一种用于制备明胶水解产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使明胶原材料与一系列至少三种具有内肽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接触,以形成经内肽酶消化的明胶产物,所述三种蛋白水解酶由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内肽酶(例如Corolase7089)、菠萝蛋白酶(例如Enzeco菠萝蛋白酶浓缩物)和木瓜蛋白酶(例如木瓜蛋白酶6000L)组成;和
(b)使经内肽酶消化的明胶产物与一系列至少两种具有外肽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接触,所述两种蛋白水解酶由来自米曲霉的外肽酶(例如ValidaseFPII)和来自豆曲霉的外肽酶(例如CorolaseLAP)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下列顺序将各种蛋白水解酶依次添加到明胶原材料中: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内肽酶(例如Corolase7089)、菠萝蛋白酶(例如Enzeco菠萝蛋白酶浓缩物)、木瓜蛋白酶(例如木瓜蛋白酶6000L)、来自米曲霉的外肽酶(例如ValidaseFPII)和来自豆曲霉的外肽酶(例如CorolaseLAP);且其中在添加后续的蛋白水解酶之前,各种蛋白水解酶将明胶原材料消化约0.5至约2小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蛋白水解消化过程进行约5至约12小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约60℃和明胶浓度为6.67wt%时,所述明胶原材料的胶凝强度小于约150,粘度小于约30mP。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包含约10%至约50%(w/w)明胶原材料的水溶液与蛋白水解酶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明胶原材料是药用级明胶。
11.如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约0.05%至约0.15%(w/w)Corolase7089、约0.025%至约0.075%(w/w)Enzeco菠萝蛋白酶浓缩物、约0.05%至约0.15%(w/w)木瓜蛋白酶6000L、约0.025%至约0.075%(w/w)ValidaseFPII和约0.05%至约0.15%(w/w)CorolaseLAP添加到明胶原材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利达股份公司,未经格利达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99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膜(FJ0303-28)
- 下一篇:治疗荨麻疹既祛风抗疹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