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留置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09638.5 | 申请日: | 2006-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亮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MS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留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防止误穿刺功能的留置针装置,所述留置针装置的结构为具备软质外针和硬质内针,在用从外针突出来的内针穿刺后,能够从外针将内针收回。
背景技术
留置针装置我们已经知道广泛用于输液或输血、体外血液循环等处置时的各种结构例。例如,带翼的留置针将针管保持在带翼部的导管头的顶端,导管头的后端连接输液用管。在进行输液时,用粘接胶布等将翼部固定在患者的臂等上,保持针管的穿刺状态。
另一方面,在医疗设施中,由注射针和穿刺针等误穿刺引起的污染、感染已成为问题。因此,我们知道为了防止误穿刺事故而将带翼的圆筒状的护罩可以滑动地设置在具有针管的导管头上的结构。即,通过滑动圆筒状的护罩可以使针管变成露出的状态和收纳到护罩内的状态,在注射针或穿刺针使用后废弃时,可以使针管滑动收纳到护罩内。
而且,由于将金属性的针管留置在血管内有可能使血管受伤,因此还知道具备软质外针和硬质内针,在用从外针突出来的内针穿刺后,能够从外针将内针收回的留置针的结构。并且,还知道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也防止误穿刺而与上述圆筒状护罩相组合,在留置外针的状态下使内针能够收纳到圆筒状的护罩内的结构。
在这种具有防止误穿刺用的圆筒状护罩的双重针结构的留置针中,输液管与保持内针的导管头连接,在将内针引入到圆筒状护罩内的状态下,从输液管到达外针内腔的流路经由内针的内腔。但是,由于内针的内腔直径小,因此难以确保足够的流量。
因此,为了确保流量,考虑过将保持内针的导管头的外周面与圆筒状护罩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追加到内针的内腔形成的流路中作为流路使用。即,采用使导管头的外周面与圆筒状护罩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经过外针与内针之间、与外针的内腔连通,并且在导管头上形成将该空间与导管头的内腔连通的开口部的结构。由于能够使导管头的内腔比内针的内腔粗,因此,总体上与只有内针的内腔的流路相比,能够确保大的流量(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245980号公报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例的留置针装置仅在导管头上形成1个开口部,流量确保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开口部过大,位于比开口部靠顶端一侧的保持内针的导管头的顶端与其后端部的结合在结构上变弱,不能确保安全使用的强度。并且,如果用来将内针收纳到圆筒状护罩内加以保持的结构与开口部完全分开设置的话,则导管头在轴向上变长,整个装置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确保足够的与导管头内腔连通的开口部的截面积的同时、使形成了开口部的导管头的侧壁与保持内针的导管头的顶端部的结合稳定并且牢固、而且能够使导管头的结构紧凑的留置针装置。
本发明的留置针装置,具有:大致圆筒状的护筒,固定在上述护筒顶端部的软质外针,在轴向上可移动地插入上述护筒内腔、其后端连接输液管的导管头,以及固定在上述导管头的顶端部、能够插入上述外针内腔的硬质内针;当上述导管头位于上述护筒内腔的顶端部时,上述内针贯穿上述外针的内腔突出到外部;通过向上述护筒内腔的后端一侧移动上述导管头,能够将上述内针收纳到上述护筒的内腔中。
并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结构方案的留置针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导管头上形成有从其外周贯穿内腔的横贯通道,上述导管头外周面与上述护筒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上述横贯通道与上述导管头的内腔连通;在上述导管头的比上述横贯通道靠后端一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保持上述导管头的外周面与上述护筒的内周面之间的液密性的密封部;在上述导管头的上述横贯通道的两侧侧壁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止凹部;在上述护筒的后端一侧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后端侧卡止凸部,在上述内针收纳到上述护筒内腔中的状态下,上述后端侧卡止凸部能够与上述卡止凹部卡合。
本发明的第2结构方案的留置针装置,在上述导管头上形成有从其外周贯穿内腔的横贯通道,上述导管头的外周面与上述护筒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上述横贯通道与上述导管头的内腔连通;在上述导管头的比上述横贯通道靠后端一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保持上述导管头的外周面与上述护筒的内周面之间的液密性的密封部;在上述导管头的上述横贯通道两侧侧壁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顶端侧卡止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MS,未经株式会社JM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9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下咽抽吸能力的医疗仪器
- 下一篇:用于进行在线购买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