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标识用双色成型体及激光标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08583.6 | 申请日: | 2006-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2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朗;小坂井俊行;桥本章;吉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着色配料株式会社;曙博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M5/26 | 分类号: | B41M5/26;B29C45/16;B32B27/18;B41M5/337;B41M5/46;C08K3/00;C08L10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昕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标识 用双色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标识用双色成型体和相对于该双色成型体的激光标识方法,所述激光标识用双色成型体通过激光光线照射,在双色成型体的表面部打印,得到原底色和打印部分的对比度高的清晰的文字、符号、图案等,而且耐磨损性优良。
背景技术
目前,双色成型体的打印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在透明覆盖体的背面或已着色的支撑体表面对文字、符号、图案实施丝网印刷、衬垫印刷、热冲压印刷等印刷后,将构成支撑体或覆盖体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嵌入成型。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存在如下各种问题:
(1)由于使用含有有机溶剂的油墨,因此在环境卫生上存在问题。
(2)在印刷时产生油墨的洇渗。
(3)在后续工序的嵌入形成前需要干燥印刷油墨,生产性差。
(4)在将构成覆盖体或支撑体的热塑性树脂嵌入成型时,由于各树脂的成型压力,在前一工序中印刷好的文字、符号、图案发生变形。
(5)由于成型工序中的成型温度设定导致印刷好的文字、符号、图案发生变色。
(6)对形状复杂的双色成型体不能印刷。
(7)生产工序复杂,生产性差。
另外,目前,作为不使用油墨的印刷方法,提案有照射激光光线而在塑料成型品表面印刷的激光标识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
这种现有的激光标识法在塑料成型品表面进行打印,其对在热塑性树脂中混合吸收激光光线的添加剂而成型的塑料成型品照射激光光线,通过添加剂的作用在塑料成型品表面产生发泡、分解、熔化、碳化、气化等热变化,显现白色文字、白色符号及白色图案或黑色文字、黑色符号及黑色图案等。
但是,在这种现有的激光标识法中,存在这样的缺点,为了产生充分的对比度,有时标识文字凹凸不平,有时成为黑褐色或红褐色类的烧焦状态的文字、符号、图案等,由于不能得到对比度充分、并且表面平滑的效果,因此,标识文字部的耐磨损性差,实用性上存在问题。
因此,提案有对比度良好且表面平滑性优良的、可以进行激光标识的激光标识用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参照专利文献5及6)。进而,在这些文献中还记载有使用组合物作为内层用,做成层叠有由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表层的多层片材。但是,当在这种成型体上进行激光标识时,虽然在支撑体为白色时对比度良好,但是在支撑体为黑色时对比度并不充分。另外,存在的问题在于,当提高激光光线的输出而使对比度良好时,在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透明表层产生龟裂。
专利文献1:特公昭61-117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公昭61-41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公昭62-59663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1-254743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2-273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2-3091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激光标识法中存在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标识用双色成型体和相对于该双色成型体的激光标识方法,所述激光标识用双色成型体在支撑体为黑色时也能对比度良好地标识文字、符号、案图等,而且具有半永久的耐磨损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标识用双色成型体,所述激光标识用双色成型体至少由支撑体和覆盖该支撑体的覆盖体构成,其中,上述支撑体由含有下述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相对于(A)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B)选自炭黑、钛黑、四氧化三铁、云母、碳酸盐及金属硅酸盐中的至少1种的特定能量吸收剂0.0001~5质量份、及(C)除上述(B)成分以外的着色剂0~10质量份。上述覆盖体由(D)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构成。
上述双色成型体优选将上述支撑体和上述覆盖体通过注射成型共同成型而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双色成型体中,有时通过激光光线照射,上述(A)热塑性树脂的被照射到的部分发生剥离发泡,显现白色文字、白色符号及白色图案的任一种以上的形态,此时的(A)热塑性树脂优选选自MAB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橡胶强化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尼龙树脂、聚缩醛树脂、聚乳酸系树脂、及聚烯烃树脂中的至少1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着色配料株式会社;曙博模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着色配料株式会社;曙博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8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篷式汽车的车篷
 - 下一篇:在干线供电电压暂降期间注入无功电流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