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08348.9 | 申请日: | 2006-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尹畯一;卢钟烈;郑道阳;尹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田军锋;郑立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连接装置,且更具体涉及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其可完成电池间的电连接、电池匣间的电连接、其他电源端子间的电连接,或外部连接构件及对应电极端子间的电连接,藉此实现容易连接,并且防止连接部暴露于外侧,且因此,防止产生断路并且防止连接部因异物而被侵蚀。
背景技术
近来,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已经被广泛使用,作为无线移动装置的能量源。同时,二次电池作为电动车与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动力来源已引起相当大的注意,电动车已被研制出来,用来解决诸如使用石油的现有汽油和柴油车所造成的空气污染的问题。
小型移动装置在每个装置上使用一或多个小型电池。另一方面,对于中型或大型装置,如汽车,因为中型或大型装置需要高输出与大容量,所以它们使用具有多个彼此互相电连接的电池单元的中型或大型电池模组。
一般来说,电池模组藉由电连接多个电池匣而制造出来,每个电池匣具有多个电池单元,它们彼此互相串联和/或并联。根据情况,两个或更多电池模组彼此互相电连接,以提供具有高输出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系统。
因此,需要一种连接组件,其可有效进行电池(包含电池单元)间的电连接、电池匣间的电连接及电池模组间的电连接,以及用于从电池模组接收能量与供应能量至外部装置的电连接。此外,当信号,如电压,被输出以控制作为能量源的电池的运作时,需要电极端子及对应连接构件间的连接。
另一方面,端子连接部(其使用如下概念,包含外部装置及对应电极之间的连接部和检测装置与对应电极之间的连接部,以及如上所述电极端子间的连接部)为这样一个部分,该部分因湿气而容易短路及容易被侵蚀。因此,当制造或使用时,须小心注意。
虽然已提出了一些现有的装置及方法,用于与外侧隔离开端子连接部,但尚未研制出可根本防止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尚未解决的的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技术问题。
特别的是,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其可易于完成电极端子间的电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其可从外侧隔离开端子连接部,藉此防止因湿气而导致短路的发生及端子连接部的锈蚀。
本发明的再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即便当外部连接构件连接至对应电极端子时,其仍可具有上述效果。
根据本发明,上述及其他目的的实现可藉由提供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其包含:电绝缘中空的连接装置本体,其具有开放上端;及电绝缘盖,其联接至该连接装置本体的开放上端,其中该端子连接装置构造为使得板状导电汇流排装设于该连接装置本体的下端;两个或更多端子插入孔形成于该连接装置本体下端及该汇流排,形成于该连接装置本体下端的端子插入孔与形成于该汇流排中的端子插入孔相通;并且连接构件插入狭缝形成于该连接装置本体的一侧,以在需要时允许进一步连接对应电极端子至外部连接构件。
因此,当电极端子插入形成于本发明的端子连接装置的连接装置本体的端子插入孔时,电极端子经由装设于连接装置本体下端的汇流排而彼此互相电连接,且因此,易于完成电连接,且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连接装置可易于在需要时移除。同样地,连接装置本体的开放上端由电绝缘盖保护,使得端子连接部与外侧隔离开,且因此,有效防止因湿气造成的短路发生及锈蚀发生。更进一步,在外部连接端子电连接至对应电极端子,用于能源输出,需要控制电池的检测电压,或者电池模组间的电连接,外部连接构件可插入连接构件插入狭缝,藉此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便在这情形中,因连接部的隔离,也能达到上述的效果。
连接装置本体及电绝缘盖并无特别限制,只要连接装置本体及电绝缘盖由电绝缘材质制成即可。优选的是,连接装置本体及电绝缘盖由一般或工程塑料树脂所制成,如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烯酸树脂、尼龙或聚酯。
连接装置本体并无特别限制,只要此连接装置本体形成中空状即可。优选的是,连接装置本体构造成矩形结构。
电绝缘盖可以可分开方式联接至连接装置本体的开放上端。在优选实施例中,电绝缘盖铰接于连接装置本体的一侧,藉此防止盖与连接装置本体完全分离。
而且,电绝缘盖具有联接突出,且连接装置本体具有分别对应于电绝缘盖联接突出的联接槽,藉此防止在盖联接至连接装置本体后,盖因外部碰撞而易于从连接装置本体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8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物调理组合物
- 下一篇:光源,背光组件和能够降低红外信号干扰的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