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制发光二极管的光导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08009.0 | 申请日: | 2006-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B·D·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拉汽车系统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G08B5/00;G09F9/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蓉民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导向 | ||
相关申请
【001】本申请要求2005年2月9号提交的、序列号为No.11/054,017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美国专利申请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2】本发明涉及汽车元件的背部照明,更具体地,涉及自动变速杆的背部照明。
背景技术
【003】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要对自动变速杆,特别是自动变速杆的前盖,采取背部照明,以便汽车的驾驶者能够很容易地确定所换的档位。在现有技术中,有各种照明和发光指示器用于背部照明自动变速箱。例如,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使用照亮一序列的半透明或透明(translucent)符号的白炽灯来指示变速杆上的序列位置。还可以通过在每个符号下的独立的透明区域来提供附加的指示特征。在这样的系统中,发光二极管被限制在每一个集中透明部分中,并且当齿轮位置处于此透明区域上方时,该发光二极管照亮关联区域。
【004】在本技术领域中同样公知的是,使用一系列发光二极管,放置在自动变速杆的每一个位置的符号下。在这个实例中,除了与变速杆位置关联的发光二极管外,其它的发光二极管都在低亮度下照明,而所述与变速杆位置关联的发光二极管被高亮度照明,以指示变速杆的位置。
【005】现在技术设计中有几个缺点,包括:利用使用寿命一般比发光二极管类型的照明设备更短的白炽灯。同样,沿变速杆放置许多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现有技术设计会导致照亮自动变速杆的成本很高。因此,本技术领域中存在对自动变速杆的光导向器的需求,该光导向器和当前现有技术器件相比具有更低的成本、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能量效率。
发明内容
【006】变速杆装置的光导向器包括一个具有顶部光透射面和底部反光面的发光部件。该发光部件还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与该发光部件形成一体。该发光二极管产生光用于背部照明所述变速杆装置。
附图说明
【007】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光导向器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008】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光导向器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009】图3所示为图2沿A-A线的部分剖视图;
【010】图4所示为在相对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光导向器的可选实施例的图示;
【011】图5所示为沿着光导向器一侧面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光导向器的可选实施例的图示;
【012】图6所示为详细描述连接于变速装置上的光导向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3】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变速杆装置8的光导向器5的优选实施例。光导向器5包括一个具有顶部光透射面15和底部反光面20的发光部件10。发光部件10包括彼此相隔开的第一端25和第二端30,以及彼此相隔开的第一侧面35和第二侧面40。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50与发光部件10整体成形,用于背部照明变速杆装置8。变速杆装置8优选包括一个容纳光导向器5的光容器18,如在图6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的。
【014】在相对的第一端25和第二端30之间布置的中心部件55优选包括限定光导向器5的光学或光透射区域的平面部分60。如上所述,发光部件10优选包括一个底部反光面20,该底部反光面可通过抛光底面或应用一反光层(例如反光纸)制成。底面20将二极管50发射的光向着顶部光透射面15反射,用于背部照明自动变速杆。
【015】如上所述,以及如图2所示,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50与发光部件10整体成形。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50形成在发光部件10的第一端25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发光部件10是由能够注塑的合适的光透射或透光材料制成的。合适的材料包括聚碳酸酯和莱克桑(Lexan),以及本技术领域公知的其它可用作光透射材料的塑性材料。所述至少一个二极管50优选和在模具中成形的发光部件10一同放置在注塑模具中,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50与发光部件10整体成形。
【016】参考图4,其示出了光导向器10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50整体成形在发光部件10的第一端25和第二端30上。此外,在图5详细示出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包括设置在发光部件10的第一侧面35或第二侧面40中任一侧面上的多个二极管50。应该理解的是,许多变形都可以被本发明所利用,包括在发光部件的两侧面和两端都布置二极管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拉汽车系统公司,未经杜拉汽车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8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