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状网络中的话务流允许控制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07828.3 | 申请日: | 2006-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C·利菲;J·L·汤米克;M·萨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28 | 分类号: | G06F1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蔚 |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状 网络 中的 话务 允许 控制 | ||
1.一种具有多个网状点(MP)之一无线网状网络中加入一流量串流(T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所述网状点之一第一网状点系启动具有一目的网状点预定之一启始资源/服务质量(QoS)要求之一流量串流;
(b)该第一网状点系传输一第一加入流量串流(ADDTS)要求信息至所述网状点的另一网状点;
(c)该另一网状点系决定是否容许或拒绝该流量串流(TS);
(d)若该另一网状点系决定容许该流量串流,则该另一网状点决定该启始资源/服务质量要求是否需要变动;
(e)若该另一网状点系容许具有该启始资源/服务质量要求的该流量串流且该另一网状点并非该目的网状点,则该另一网状点传输另一加入流量串流要求信息至所述网状点的另一网状点;
(f)重复步骤(e)至步骤(f),直到达到该目的网状点;
(g)该目的网状点系传输一路径容许(PA)响应信息至该第一网状点;以及
(h)该第一网状点系开始与该目的网状点之一对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i)若一特定网状点拒绝该流量串流,则该特定网状点传输一加入流量串流响应信息至该第一网状点以表示该流量串流遭拒绝之一理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i)若一特定网状点决定变动该资源/服务质量,则该特定网状点传输一加入流量串流响应信息至该第一网状点以表示一变动资源/服务质量要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i)该另一网状点传输一加入流量串流响应信息至该第一网状点以在容许该流量串流时表示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否容许该流量串流的决定系基于该另一网状点的通道占用(C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否容许该流量串流(TS)的决定系基于该另一网状点(MP)的缓冲器占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否容许该流量串流的决定系基于该另一网状点所关连的连结条件。
8.一种无线网状网络,其包括:
(a)一目的网状点;
(b)至少一中间网状点;以及
(c)一来源网状点,其中,该来源网状点用以启动具有该目的网状点预定之一启始资源/服务质量要求之一流量串流,该来源网状点具有一第一传输器,该第一传输器系传输一第一加入流量串流要求信息至该中间网状点,该中间网状点具有一容许控制单元,该容许控制单元系决定是否容许或拒绝该流量串流,并且,,若该中间网状点容许具有该启始资源/服务质量要求的该流量串流,该中间网状点之一第二传输器系传输一第二加入流量串流要求信息至该目的网状点,并且,该目的网状点之一第三传输器系传输一路径容许响应信息至该来源网状点以表示该来源网状点能够开始与该目的网状点之一对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络,其特征在于,若该中间网状点拒绝该流量串流,则该中间网状点的该第二传输器系传输一加入流量串流响应信息至该来源网状点,以表示该流量串流遭拒绝之一理由。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络,其特征在于,若该中间网状点系决定变动该资源/服务质量,则该中间网状点的该第二传输器系传输一加入流量串流响应信息至该来源网状点,以表示一变动资源/服务质量要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络,其特征在于,该中间网状点的该第二传输器系传输一加入流量串流响应信息至该第一网状点以在容许该流量串流时表示成功。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络,其特征在于,该容许控制单元基于该其它网状点的通道占用以决定是否容许该流量串流。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容许控制单元系基于该中间网状点的缓冲器占用以决定是否容许该流量串流。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络,其特征在于,该容许控制单元系基于该其它网状点所关连的连结条件以决定是否容许该流量串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未经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78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