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6040.0 | 申请日: | 200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8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G1/137 | 分类号: | B65G1/137;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视保管系统中的物品的存入或取出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将RFID读出器安装于每个物品上以跟踪每个物品移动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用RFID读出器读取进货时的每个物品的ID即物品的ID标签,以进行进货时的物品检验。
可是,要考虑到用RFID确认物品是否从货架或货车等上正确地取出的情况。如果将存入或取出的物品在RFID读出器上通过并读取ID的话,就可跟踪物品的存入或取出。但是,将物品从RFID读出器上通过是比较负担的。目前还没有一种装置将通过人手从货架或货车等上存入或取出的物品的ID不由作业者有意识地读取ID而自动读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463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在用人手存入或取出物品时即使不将物品通过或对着ID读出器也可自动地读取ID的技术。
本发明的附加目的在于能够更可靠地确定存入或取出物品的ID的技术。
本发明的又一附加目的在于在存入或取出错误的物品时可发出警告的技术。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可自动地生成物品存入或取出的履历的技术。
本发明为一种保管系统,将物品收纳于抽屉中以加以保管,其特征在于,设有:ID读出器,用于将处于读取区域内的物品的ID加以读取,被配置为在开关所述抽屉时,抽屉内的物品通过所述读取区域;鉴定机构,在拉出所述抽屉时和关闭时分别生成由所述ID读出器读取的物品的ID的目录,并根据开启抽屉时的目录与关闭抽屉时的目录的差别,对来自抽屉的被存入或取出的物品进行鉴定。
由于在存入或取出时物品的取出是重要的,因此可以只检测出来自抽屉的物品的取出。在ID读取中,例如在拉出抽屉时和关闭抽屉时,用ID读出器等读取机构扫描ID,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每当在将抽屉拉出、关闭时,就将抽屉的内部物品的ID加以读取和存储。并且,一旦确定此次读取的ID的目录等与前次读取的ID的目录等的差别,就可确定此次拉出的物品的ID。另外,在本发明中,“抽屉”是指,从保管装置本体中拉出并进行物品的存入或取出,在存入或取出后返回保管装置本体中的所有容器。
最好用所述读取机构,在拉出抽屉时和关闭时扫描物品的ID,用所述鉴定机构,根据关闭时和拉出时的ID的差别,对存入或取出的物品进行鉴定。
最好设有报知机构,将存入或取出的物品的合法性加以对照,以在不合法时进行报知。
更好地是设有生成物品的存入或取出的履历的机构。
在本发明中,拉出抽屉时,读取将物品存入或取出时的物品的ID,根据与存入或取出前的物品的ID的差别,确定存入或取出的物品。为此,即使不将存入或取出的物品通过ID读出器,也可自动地读取ID。
特别是,在将抽屉拉出时和关闭时,扫描物品的ID,根据这些ID的差别将存入或取出所物品加以鉴定时,能够将拉出抽屉范围内的物品的ID的变化确定,能够将存入或取出物品的ID简单且可靠地鉴定。例如在将抽屉开启于中途以取出物品时,即使在抽屉的里面存有不读取ID的物品,也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在此,对照存入或取出的物品的合法性以在不合法时进行报知,能够防止存入或取出错误的物品。
另外,在生成存入或取出的履历时,能够对取出错误物品时等情况下的原因给予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保管系统的框图;
图2为实施例的保管系统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示出实施例中的开关检测图;
图4为变形例的保管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5为第2实施例的保管系统的框图;
图6为示出实施例中的存入或取出信息的对照框图;
图7为示出与存入或取出信息的对照相关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8为示出从实施例中的存入或取出信息的获取到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2保管系统 4保管装置 6,7货架 8物品
9顶板 10,11RFID读出器 12开关传感器
13重复信号中断部 14分配部 16开启数据存储部
18关闭数据存储部 20比较部 22对照部
24存货文件 26履历文件 28监视器
30,31读取区域 32图形
34,35图形传感器 40突出物
41RFID读出器 50RFID读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6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