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改进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方法、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及该催化剂的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05695.6 | 申请日: | 2006-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M·B·埃莱费尔德;P·A·舒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7/26 | 分类号: | B01J27/26;B01J35/02;B01J37/00;C08G65/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龙传红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改进 双金属 氰化物 络合物 催化剂 方法 应用 | ||
1.制备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的方法,包括:
a)制备DMC催化剂;
b)使步骤a)的催化剂在分散剂中分散,以得到催化剂分散体;
c)使一部分催化剂从步骤b)中得到的所述催化剂分散体中沉降,以得到沉降的催化剂和分散的催化剂;
d)使分散的催化剂与沉降的分散剂分离。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c)和d)中减小所述DMC催化剂的粒度,以得到其中95体积%或更多颗粒的粒度小于50微米的粒度分布。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c)和d)中减小所述DMC催化剂的粒度,以得到其中80体积%或更多颗粒的粒度小于20微米的粒度分布。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减小所述DMC催化剂的粒度,以得到2-20微米的平均粒度。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DMC催化剂包含i)至多10wt%的结晶DMC组分和ii)至少90wt%的按X-射线为无定形的DMC组分。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DMC催化剂是六氰基钴酸锌,其优选与水溶性脂族醇络合。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使步骤b)中得到的所述催化剂分散体静置1-72小时的时间。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i)使金属盐的水溶液与金属氰化物盐的水溶液混合并使这些溶液反应,其中至少一部分此反应在有机络合剂的存在下进行,由此形成固体DMC络合物在含水介质中的分散体;
ii)使步骤(i)中得到的所述分散体与基本不溶于水并且能够萃取固体DMC络合物的液体混合,以形成由第一含水层以及含有所述DMC络合物和加入的液体的层组成的两相体系;
iii)除去第一含水层;和
iv)从含有所述DMC催化剂的层中回收所述DMC催化剂。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i)在有机络合剂的存在下使水溶性金属盐的水溶液和水溶性金属氰化物盐的水溶液充分混合并使其反应,以得到含有沉淀的DMC催化剂的含水混合物;
ii)分离并且干燥步骤i)中得到的催化剂。
10.可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方法得到的催化剂。
11.环氧烷烃的聚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DMC催化剂或者在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制备的DMC催化剂或催化剂分散体的存在下聚合环氧烷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56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