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絮供料方法和储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5317.8 | 申请日: | 2006-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迪尔克·萨罗;P·纳特扎默;格茨·特奥多尔·格雷塞尔;罗兰·斯蒂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3/02 | 分类号: | D01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仙英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絮 供料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和19的前序部分的储棉系统和棉絮供料方法。
背景技术
为梳棉机供给纤维材料的方式对产出的生条具有显著的影响。梳棉机的喂料不均匀的表现是在产出的纤维条中形成厚处或薄处。纤维条中的这些缺陷位置在后续的直到生产出最终加工纱线的纤维进一步处理过程中只可能部分地得到纠正。因此,它们对最终的纱线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对梳棉机进行均匀地喂给纤维材料,纤维絮必须在进料槽中形成均匀的棉卷,也就是说,纤维絮必须在进料槽的整个宽度上均匀地分布,以借此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均质棉卷。纤维絮是被气动地输送到进料槽中。但是,梳棉机借助气动的棉絮喂料不能保证梳棉机或者其所属的进料槽的足够均匀的供料。该问题很早以前就已经为人所知,并通过如下方式得以解决:梳棉机的进料槽中设有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实际的进料槽划分成两个上下叠置的料槽(上料槽和下料槽)。如果进料槽通过气动的棉絮喂料来被供给纤维絮,由于喂料装置,纤维絮就均匀地从上料槽运动到下料槽中,而不依赖于纤维絮输送的不均匀性。因此,在进料槽的下部形成适合于对梳棉机供料的均匀的棉卷进料。
现有技术
在上料槽部分和下料槽部分形成储棉系统是在纺纱厂中的众所周知的现有技术。从下面专利文献可得知这种储棉系统的例子:US4499633;US4593436;US4656694;US4697309;US4731909;US4776066;US4968188;DE2939968;DE3904853;DE3904878;EP894878。
现在,这种储棉系统通常设有喂料辊,该喂料辊设置在料槽部分之间并从开棉辊或开松辊将喂料输送到上料槽部分中。被至少部分开松的棉絮从开松辊被传送到下料槽部分。该下料槽部分通常是基本垂直设置,虽然水平布置方式也被提议使用,例如在DE-C-3928280中。
区别——纱线生产/无纺纤维生产
进料槽既用于生产纤维条以再加工成纱线,也用于生产无纺纤维。示意地从横截面看,各个料槽结构经常看起来是相同或者至少是类似。在实际中,这些运用情况是根本不同的。对于生产无纺纤维,必须设置明显更大的“工作宽度”,并且为了满足大工作宽度的要求而将料槽的结构设计得更加复杂,这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前面评论可以通过在“Internationales Textil-Bulletin Garnherstellung”的期刊(1/86,第55-66页)中的专业文章“Messuremen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uniformity ofcard and carding machine nonwovens”中的实施方式得到深化,其中,在那介绍的测量方法显然是主要为生产无纺纤维而开发的。
目前,在纺纱厂也就是在用于生产纱线的工厂中使用的梳棉机通常具有1m的工作宽度,其中,最近已有工作宽度为1.5m的工业梳棉机可供使用,例如参见EP-B-866153和/或EP-A-989213。在2020年之前的时期内,纺纱厂的梳棉机不可能具有大于2m的工作宽度。纺纱厂的梳理车间带有多个梳棉机进行运行,这些梳棉机因此必须尽可能具有成本效益地制造。这些机器被设计成来处理棉花。因此,它们通常设计成回转盖板式的梳棉机,以能够完成分离污物的功能。
本发明涉及用于纺纱厂也就是用于生产纱线的工厂的梳理车间的进料槽,由进料槽供料的梳棉机必须生产出适合再加工成纱线的纤维条。“梳棉机”和“纺纱厂”的概念在这里是受到相应限制的,用于生产无纺纤维的“梳理机(Krempeln)”是被排除在外的。遗憾的是,从专利文献不能总是简单地确认所描述的进料槽设计方案是否确实适合于生产纱线和/或生产无纺纤维--在很多情况下,一般地要求保护设计原理(这些评论也适用于前述章节的不同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5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模式电源装置及其图像形成设备和驱动方法
- 下一篇:消化道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