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青霉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结晶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4890.7 | 申请日: | 2006-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上仲正朗;保积靖之;野口耕一;小紫唯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477/00 | 分类号: | C07D47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霉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中间体 结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青霉烯(carbapenem)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结晶。
背景技术
具有广范围抗菌谱的吡咯烷基硫基碳青霉烯衍生物(化合物(II)),作为有用的抗生素是已知的(参照:专利文献1)。本发明的化合物(I)是其合成中间体。
[化1]
(式中,R1为羧基保护基团,R2为氨基保护基团)。
作为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的例子,虽然专利文献1(实施例13、步骤3)中记载了下述方法,但是导入2位侧链的缩合反应中所使用的碱为二异丙基乙基胺(收率71%)。
[化2]
此外,虽然专利文献2(参考例1)中也记载了下述同样的反应,但是缩合反应中所使用的碱同样地为二异丙基乙基胺(收率54%)。
[化3]
进一步地,虽然公知在2位上具有其它结构的吡咯烷基硫基的碳青霉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但是作为2位的缩合反应中的碱,仍然使用二异丙基乙基胺(参照:专利文献3,实施例1、7等)。
如上所述,作为碳青霉烯的2位缩合反应中的碱,一般使用二异丙基乙基胺等叔胺。这可能是因为,叔胺一般为强碱性,并且N原子上无氢原子,因此不易发生副反应。
此外,关于上述化合物(I-a)的结晶,公知各种醇合物结晶(实施例如:2-丙醇、2-戊醇、1-戊醇、叔戊醇、1-丙醇)(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作为化合物(I-a)的合成中间体的上述化合物(IV-a),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参照:制备例8),但是未分离出其结晶。
进一步地,作为化合物(I-a)的脱保护方法,虽然使用Sn试剂(参照:专利文献1)或梅仲酸(Meldrum’s acid)(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从对环境的负荷或试剂本身的稳定性方面考虑,不优选在工业上实施。另一方面,作为其它的碳青霉烯衍生物的脱保护试剂,公知胺和Pd催化剂的组合(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4中,胺用作低级烯基的受体,作为优选的胺,可以举出苯胺、N-甲基苯胺等芳香族胺类。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05-2949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WO2004/720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2-15080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昭64-791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要求开发作为碳青霉烯衍生物中间体的化合物(I)的更优选的工业制备方法。此外要求开发化合物(I)的更优选的结晶。进一步要求开发化合物(I)的工业上优选的脱保护法以及作为化合物(I)的中间体的化合物(IV-a)等的结晶。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进行精心研究,结果发现,若在碳青霉烯的2位缩合反应时使用特定的碱、优选为仲胺,则反应收率提高,反应时间缩短,可以高效地制备化合物(I)。此外,若将化合物(I)从苯甲醇等中结晶,则得到作为中间体操作性优异的结晶。进一步发现在Pd催化剂和特定的胺存在下将化合物(I)脱保护的方法以及化合物(IV-a)等的结晶,从而完成下述本发明。
(1)式:
[化6]
(式中,R1为羧基保护基团;R2为氨基保护基团)
所示的化合物(I)、其可药用盐、其溶剂化物或它们的结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
[化4]
(式中,R为氢原子或羟基保护基团;R1为羧基保护基团;Ph为苯基)所示的化合物(III)与式:
[化5]
(式中,R2为氨基保护基团)
所示的化合物(IV)或其可药用盐在仲胺的存在下反应,然后根据需要将羟基保护基团脱保护。
(2)上述1记载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仲胺为二异丙基胺。
(3)上述1或2记载的制备方法,其中,R1为CH2CH=CH2;R2为COOCH2CH=CH2。
(4)式:
[化7]
所示的化合物(II)、其可药用盐或它们的溶剂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化合物(I)、其可药用盐、其溶剂化物或它们的结晶后,进行脱保护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未经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5-二芳基吡咯衍生物、它们的制备与治疗用途
- 下一篇: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