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气囊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04788.7 | 申请日: | 2006-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G·曼瑞;K·特瑞皮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0 | 分类号: | B60R2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洪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气囊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少部件和具有反应的或弹性部分的改进的支架的 安全气囊模块。
本发明包括一种安全气囊模块,该安全气囊模块具有用于提供充气气体的 充气器和具有一体的弹性部分用于将充气器朝向保持位置和弹性偏置的支架。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安全气囊模块的零件。
图2是支架组件的立体图。
图2a是图2的支架组件的端部图。
图3示出了部分地在支架内的充气器。
图4是图3的充气器和支架组件的端部图。
图5示出了完全组装到支架组件的充气器。
图6是侧冲击安全气囊模块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安装在车辆左翼内的图6的安全气囊模块。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气囊模块20的零件。该安全气囊模块20包 括支架组件100、充气器200、安全气囊300(图6中示出)。安全气囊300 一旦构造成卷形或折叠状态,就由图6所示的薄包装件310保持在该状态。在 某些安装中,如本技术领域已知的那样,安全气囊模块还可包括围绕保护折叠 的安全气囊和充气器的薄包装件的盖板。
支架组件100包括冲压支架102,较佳的是钢,具有大致位于支架中部的 中心、细长板部分104。支架102过渡到平行于板部分104的纵向轴线112相 对定位的抬升侧106a、106b。抬升侧106a、106b是可选的,如图9中所示另 一实施例中所示的那样。
板部分104具有穿过其中的多个安装孔107a、b,如图2所示。在支架组 件100中,每个安装孔107a、b接纳适当的连接件,诸如螺纹安装螺柱110。 每个安装螺柱100适于固定到车辆内的框架件上。支架102具有两个相对的端 部120、130。图2中示出的板部分104包括拉片109形式的冲压特征。该拉 片用于识别要用在左或右手车辆座椅或其它类似安装位置的支架。在一些支架 中,拉片109向下弯曲,如图2所示;在其它支架中形成拉片但不弯曲,或根 本不形成拉片。
第一支架端部120与板部分104整体形成单件零件并包括第一充气器接纳 孔122。第一充气器接纳孔122的下部区域124与板部分104的顶部隔开距离 d1,这有助于定向和设置充气器。在制造支架时,第一支架端120从板部分 104的平面112(从其初始平面构造)向上弯曲角A1(见图1),如图所示。 第一充气器接纳孔122较佳地是圆形,但一般而言第一充气器接纳孔122的形 状符合充气器的配合部分的形状或至少允许该配合部分穿过其中。在较佳实施 例中,第一支架端部120向上弯曲约85度(A1=85度)。
第二支架端部130是柔性的并与第一支架端部120整体形成为板部分104 的一部分,并包括限定椭圆形第二充气器接纳孔132的椭圆形轮缘129。椭圆 第二充气器接纳孔132的底部134与板部分104隔开距离d2以定位和定向充 气器。第二支架端部130从板部分104的平面向上弯曲角度A2。在较佳实施 例中角度A2大约是35度。
在图2和2a中,椭圆第二充气器接纳孔132具有大直径140和小直径142。 在图1中,充气器200大致是圆柱形并包括截面是圆形的主本体部分202。主 本体部分202的直径稍微小于椭圆第二充气器接纳孔132的小直径142以允许 充气器穿过椭圆第二充气器接纳孔132中。
所示的充气器200是储存气体充气器,它包括气体,诸如空气、氩气或氦 气或其任意组合。储存气体的充气器200具有火药构件,它包括能够启动储存 气体的释放或在排出多个排气口210前加热储存气体的至少一个启动器211。 该启动器从关联的控制器(未示出)接收触发信号。该充气器包括圆柱形安装 端212,它容纳启动器211和启动器的电连接件213(见图8),安装端212 可插入穿过支架组件100的第一充气器接纳开口122。在较佳实施例中,充气 器的圆柱形安装端的直径稍微小于第一充气器接纳孔122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丝机自动上料架控制器
- 下一篇:焊接钢格网板的下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