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别用于手表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4701.6 | 申请日: | 2006-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6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C·克雷坦;L·莫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历峰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37/04 | 分类号: | G04B37/04;G04B37/0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邵伟 |
地址: | 瑞士格***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别 用于 手表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装置,特别提供一种用于手表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当戴手表时,经常会发生使用者漫不经心地造成水晶或表蒙撞到一件家具或表蒙墙。产生的震动可能不仅会对手表表蒙造成损坏,当震动太猛烈时还会对手表机构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能够阻止震动,更具体地阻止手表可能会遭受的轴向震动,的防震或减震装置,以避免对手表机芯的所有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用于手表的减震装置通过权利要求1列出的特征进行区别。
附图示意性地说明并通过用于手表的防震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防震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防震装置的总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防震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防震装置的局部剖视图,该装置处于其静止状态。
图5是沿图2中B-B线的防震装置的局部剖视图,该装置在轴向震动的冲击下处于其活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作为用于手表的实施例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防震或减震装置包括:安装于外部支撑的内部壳体1,外部支撑由紧固螺丝4连接的下部部件2和上部环3。
这里的内部壳体1包括:壳体的中部5、沟缘6和后部7。所述壳体的后部7和沟缘6螺旋连接到中部5,同时垫圈8保证该内部壳体1的水密封性。表蒙9以水密方式镶到沟缘上。因而,如此构成的壳体1容纳封装的手表机芯10、刻度盘11和手表的指针12。
当组装后,该内部壳体1代表封装手表机芯的水密封的整体式组件。
显然在变体中,除了手表机芯以外,该内部壳体1能够容纳其它机构,甚至任何其它必须防止震动的物体或装置。
该内部壳体1的后部7包括具有较小直径并形成活塞的圆柱状部分。在该活塞的外周面中制成的槽13用作垫圈14的座。
外部支撑的下部部件2包括环状的凸缘15。该凸缘15的内部圆周在被底部17封闭的作为圆柱状壁16的凸缘15的下侧上延伸。该圆柱状的壁16和该底部17形成气压室18。以这样的方式设置该气压室18的内径,使内部壳体的后部7的活塞能够以气密方式在该气压室18中无隙轴向滑动。
在其另一侧即上侧,凸缘15设置有用于内部壳体1的特定外部面的导向件19。当内部壳体1从而被装配到其支撑上时,它的由其后部7的下部部件形成的活塞以气密的方式在气压室18中滑动。
在图示实施例中,这些导向件19一起构成能够容纳用于固定表带的棒20的悬臂。
弹簧21设置在盲孔22中,所述盲孔22在中部5中制造并在其下表面开放。当已经将内部壳体1置于支撑中时,从该中部中的孔22伸出的弹簧21的端部容纳在制造在凸缘15的上表面中的相应的凹口23中。
所述外部支撑的下部部件2的导向件19也具有容纳和定位上部环3的上部支撑表面24,所述上部环3借助于螺钉4固定到外部支撑的下部部件2。
因此在其装配状态中,该防震或减震装置包括能够在外部支撑2、3中,逆着弹簧21的作用力并且在容纳在气压室18中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轴向滑动的内部壳体1,所述气压室18容纳内部壳体的后部7的活塞。
在其静止位置中,内部壳体1靠着上部环3被支撑。当表蒙9从而内部壳体1遭受轴向震动时,内部壳体1被移置,而压缩弹簧21以及保持在气压室中的空气导致内部壳体1的制动,从而使内部壳体1遭受的震动得到有效降低。
在震动在弹簧21和保持在气压室18中的压缩空气的膨胀的复合作用下出现后,该装置返回到静止位置。
因而,根据本发明的防震或减震装置或减震器的原理在于将内部壳体1安装到支撑2、3中,所以内部壳体1可以沿着轴线滑动,所述内部壳体受到倾向于将其保持在其静止位置的弹力作用。
此外,内部壳体1具有作为与气压室配合的活塞而制造的圆柱状的延伸部,所述气压室是支撑2、3的下部部件2的部分。所述活塞以气密方式在气压室中沿轴向移动并且在移动时从而引起保持在室18中的空气的压缩,从而用作减震器。
减震装置的装配非常简单,将内部壳体1与其垫圈14配合,将弹簧21置于中部5中的为它们提供的盲孔22中。然后将该组件装配到支撑的下部部件2中,然后将环3螺旋连接到支撑的下部部件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历峰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历峰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和记录介质
- 下一篇:催化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