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子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3414.3 | 申请日: | 200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法伊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斯科制造澳大利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30 | 分类号: | E21B10/3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田军锋;王爱华 |
地址: | 澳大利亚南***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子 铰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用于利用铰削动作将钻孔扩大或保持为所需直径的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滚子的铰刀。
背景技术
在钻孔时,通常必要的是使钻孔的直径保持或扩大,其次和随后的是切削部件的通过。由于钻头磨损和孔的基准直径的逐渐减小,故上述情况是必要的。此外,待钻削的某些材料可能膨胀,这将导致钻孔直径在钻头经过之后减小。
铰刀可与钻头结合使用以确保将钻孔钻削为恒定直径。滚子型铰刀具有可旋转地安装的切削部件。滚子铰刀通常用于钻削工业,其一个目的是正好在钻头后面对孔进行铰削以保持孔尺寸。滚子铰刀还可作为钻头上方的稳定件,以克服钻削期间遇到的偏离趋向而使钻头和钻柱稳定。
滚子铰刀的一个问题是在钻削期间所遇到的情况下,岩屑及其它碎片可能形成在滚子的后面,这将可能阻塞或减缓滚子的旋转,从而降低效率。此外,即使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滚子的旋转也可导致滚子的温度升高,这将进一步增加旋转部分上的应力。增加的应力可导致那些旋转部分更快地磨损。由于铰刀必须到达表面、拆除和重新装配,故这造成了高成本的问题。
铰削的技术是实现钻孔所需直径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铰刀具有改进的结构和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上述滚子铰刀的多个或所有缺点,或者至少提供有效的替选方案。
发明内容
采用最广义的形式,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联接至钻柱的铰削刀具,其具有:
主体,该主体具有在任一端处用于联接至钻柱的连接装置,
至少一个滚子铰刀,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主体上,和
至少一个槽道,设置成与所述滚子铰刀交叉地在所述主体上延伸。
滚子铰刀的形状可为基本上圆柱形,并基本上沿主体延伸。优选地,多个滚子铰刀绕主体径向间隔。更优选地,滚子铰刀与主体的纵向轴线成角度倾斜,并可具有沿滚子的纵向轴线大致弯曲以形成“桶”状的外表面。
滚子可形成有一系列的螺旋状槽,其中形成在槽之间的肋的外表面接触待钻削的孔的表面。
优选地,槽道沿主体延伸,并与纵向轴线成角度倾斜。
更优选地,在使用中,槽道引导流体基本上沿滚子的螺旋状槽的方向在滚子上方和周围流动。
形成在滚子的槽之间的肋的外表面可具有联接成提供耐磨性的硬化元件。例如,多个碳化物刀片可嵌入每个这些表面内,或者可使用坚硬面(耐磨覆层)。
更优选地,碳化物刀片设置为使得当旋转滚子时邻近碳化物刀片的轨迹重叠,从而提供最佳的铰削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变化和替换将由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地理,并应理解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为了完全理解本发明,现在将描述优选实施例。然而,应明白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该实施例的特征。
附图说明
这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
图1示出铰削刀具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铰刀的俯视图;和
图3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铰削刀具10包括细长体12,该细长体12在各端处具有螺纹部分14a和14b,该螺纹部分14a和14b将铰削刀具连接至钻柱的钻杆或者连接至钻柱末端处的钻头(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将铰削刀具10结合至钻柱的任何装置。这包括钻头与设置在钻头后面的滚子铰刀的组合。
细长体12具有包括滚子铰削元件16的扩大部分。在使用中,扩大部分遭受侵蚀性磨损,从而在直径方面产生变化。因此,坚硬面17可设置在扩大部分的每个末端处。坚硬面17可以是多个碳化物刀片或者,可选地,如实施例所述,坚硬面17可以是冶金粘合在细长体12的扩大部分上的碳化钨覆层。
在该实施例中,铰削刀具10具有绕细长体12的圆周可旋转地安装的三个滚子铰刀16。在图1中,只能看到滚子铰刀16中的两个滚子,第三个滚子铰刀看不到。应理解的是,可使用任何数量的滚子铰刀16,然而对于小直径刀具优选三个滚子铰刀16。每个滚子铰刀16为基本上圆柱形,并可从每个末端成锥形以形成桶状,从而改善铰削工艺。滚子铰刀16设置为与细长体12的纵向轴线成角度。沿滚子铰刀16的纵向轴线的该倾斜连同弯曲意味着每个滚子铰刀16与孔具有改进的接触;滚子铰刀16沿滚子铰刀的整个长度与孔接触。
细长体12具有沿其表面延伸的槽道18。槽道18也优选为与细长体的纵向轴线成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斯科制造澳大利亚公司,未经创斯科制造澳大利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3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