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棒饼干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3240.0 | 申请日: | 2006-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6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细川诚司;本田将大;古屋敷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崎格力高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3L1/217 | 分类号: | A23L1/217;A23G3/00;A23G3/3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卫民;郭国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饼干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马铃薯棒饼干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马铃薯棒饼干原料。
背景技术
以往,制造马铃薯棒一般是通过油炸或膨化来制造(专利文献1)。
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如下不良情况:在通过油炸制造马铃薯棒时,必须使用油炸时用于防止烧焦的减压油炸装置或用于立即烧烤的特殊的油炸锅等特殊装置;在通过膨化来制造马铃薯棒时,必须用高压挤压机等装置。
另外,在通过油炸制造马铃薯棒时,存在油腻、易氧化、易发生烫伤等问题,在膨化和烧制时因美拉德反应而易烧焦,而且存在如下问题:在烧制时易发生烫伤,容易因水分难以飞散而导致烧制时间必须延长,即使添加油脂也不能不充分浸透从而难以出现像炸马铃薯片一样的马铃薯的美味等。
而且,在原料中使用马铃薯片或马铃薯全粉等干燥马铃薯时,存在如下问题:发生干燥马铃薯的干物臭味或苦味,难以出现薯类本来的风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使用生马铃薯原料的方法,然而,由于原料保管麻烦,且必须进行预处理,因此,在成本、操作性方面不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62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良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不需要特殊的原料和设备,在使用干燥马铃薯的同时,不进行油炸也可以品尝到薯类本来风味的新型马铃薯棒饼干以及马铃薯棒饼干原料。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棒饼干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制造的马铃薯棒饼干与以往的烧制马铃薯棒相比,烧焦和烫伤少,即使后添加油脂,油脂也能充分浸透,因此可以呈现出足够的美味。
本发明涉及以下马铃薯棒饼干及其制造方法。
1.一种马铃薯棒饼干,其相对于含有马铃薯全粉、最大膨胀力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还原糖和油脂类的棒状原料的烧制品,使其浸透占该烧制品15~40重量%的油脂类而成。
2.如1所述的马铃薯棒饼干,相对于马铃薯全粉70~95重量份和最大膨胀力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30~5重量份的总量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含有非还原糖5~30重量份、油脂类5~30重量份。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马铃薯棒饼干,相对于马铃薯全粉70~95重量份和最大膨胀力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30~5重量份的总量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含有非还原糖7~30重量份、油脂类5~30重量份。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铃薯棒饼干,其中,所述非还原糖是海藻糖。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铃薯棒饼干,其直径为3~12mm,长度为40~150mm。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马铃薯棒饼干,其具有中空状的形状。
7.一种马铃薯棒饼干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i)将马铃薯全粉、最大膨胀力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还原糖、油脂类、水混合,将原料成形为棒状的工序;
(ii)用烤炉在150℃以上的高温下,将棒状原料烧制至水分为3%以上、20%以下的工序;
(iii)进一步在80℃以上、150℃以下的温度下,使其干燥至水分为0.1%以上、小于3%的工序;
(iv)对于烧制品,后添加油脂类(对于烧制品,覆盖15~40重量%),使油脂类浸透到烧制品的工序。
8.一种马铃薯棒饼干原料,其是烧制含有马铃薯全粉、最大膨胀力为30以上的冷水糊化淀粉、非还原糖和油脂类的棒状原料而成的。
由本发明制造的马铃薯棒是初次可以通过使作为比马铃薯片糊化度低的干燥马铃薯的马铃薯全粉、膨胀力大的冷水糊化淀粉、非还原糖、油脂组合而得到的,烧制时水分迅速飞散,棒膨化成为多孔体。
通过这种膨化,可以在烧制后使较多的油脂浸透。
在目前的油炸制法中,由于将油脂在高温下加热,所以在油炸中油脂劣化,而在本发明中,由于是在烧制后在比油炸温度低的温度下添加油脂,所以油脂劣化少,故具有可以实现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保存性的效果。
为了引出马铃薯饼干的美味必须添加油脂,使与油炸相同程度的油脂平稳浸透到烧制马铃薯(不是油炸或膨化)中的制造方法,利用本发明初次得以实现。
而且,通过在混合原料中含有非还原糖和油脂,可以在不会发生烫伤的情况下使原料中的水分平稳飞散,在提高生产性的同时降低由烧焦引起的风味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崎格力高株式会社,未经江崎格力高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3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光学系统
- 下一篇:有助于减少涡轮发动机中NOx排放物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