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基站和终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03214.8 | 申请日: | 2006-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岸上高明;冈村周太;四方英邦;河合庆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Q7/36 | 分类号: | H04Q7/36;H04B7/06;H04B7/26;H04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基站 终端 装置 | ||
1.一种终端装置,用于与利用包括在来自其它终端装置的接收信号中的干扰消除能力信息控制用于空间多路复用连接的该其它终端装置的无线基站进行通信,该终端装置包含:
干扰消除能力信息数据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指示该其它终端装置的干扰消除能力的干扰消除能力信息数据;和
传输单元,用于将干扰消除能力信息数据传输到该无线基站。
2.一种终端装置,用于与利用包括在来自其它终端装置的接收信号中的干扰消除能力信息控制用于空间多路复用连接的该其它终端装置的无线基站进行通信,该终端装置包含:
空间多路复用分离单元,用于通过根据从该无线基站传信的空间流号和已经利用空间多路复用传输的加入每个空间流中的已知信号,抑制到该其它终端装置的空间多路复用信号,以接收传输到该终端装置的所需信号。
3.一种终端装置,用于与利用包括在来自其它终端装置的接收信号中的干扰消除能力信息控制用于空间多路复用连接的该其它终端装置的无线基站进行通信,该终端装置包含:
分离特性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利用空间多路复用传输的空间流之间的分离特性;和
传输单元,用于在该分离特性检测单元未获得预定水平的检测值的情况下,传输用于改变要求利用空间多路复用与该无线基站连接的其它终端装置的组合的请求。
4.一种终端装置,用于与根据来自其它终端装置的接收信号测量干扰消除能力和控制用于空间多路复用连接的该其它终端装置的无线基站进行通信,该终端装置包含:
控制信号提取单元,用于提取从该无线基站传输的该无线基站的干扰消除能力信息;
传输格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控制信号提取单元获得的干扰消除能力信息切换传输格式;和
传输单元,用于按照该传输格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格式传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由该传输格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格式包括传输信号的传输功率,以及在干扰消除能力信息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使用来降低传输单元中的传输功率的传输格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由该传输格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格式包括传输信号的调制方案,以及在干扰消除能力信息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使用来改善调制方案的传输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由该传输格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格式包括传输信号的编码率,以及在干扰消除能力信息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使用来提高编码率的传输格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由该传输格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格式包括通过传输信号的调制方法和编码率确定的传输模式,以及在干扰消除能力信息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使用来将传输模式切换成提高传输速度的传输模式的传输格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由该传输格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格式包括在利用OFDM信号传输信号的情况下要传输的OFDM信号的保护间隔长度,以及在干扰消除能力信息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使用来缩小保护间隔的传输格式。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由该传输格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格式包括传输信号的空间多路复用数,以及在干扰消除能力信息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使用来将传输模式切换成增加空间多路复用数的传输模式的传输格式。
11.一种无线基站,包含:
控制信号提取单元,用于提取包括在从终端装置传输的接收信号中、指示该终端装置的干扰消除能力的干扰消除能力信息数据;和
空间多路复用控制器,用于根据干扰消除能力信息数据选择用于空间多路复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中,该空间多路复用控制器生成根据干扰消除能力信息数据将这些终端装置划分成含有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的组的分组信息,并且利用预定选择准则,根据分组信息选择要求利用空间多路复用与该无线基站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32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