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03039.2 | 申请日: | 2006-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义典;宫本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纳功能型光纤等并且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光学设备的光学连接端子的光纤组件。
背景技术
诸如色散补偿光纤组件等光纤组件例如包括:光纤,其缠绕成卷形并且容纳在盒型容器中;以及输入/输出光纤连接端子,其设置在容器的面板上(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4951)。诸如色散补偿光纤等功能型光纤通常缠绕在线轴上或者以用树脂浇注的方式设置在容器中。功能型光纤的输入/输出端经由超出长度部分连接并且固定于设置在前面板上的光学连接器、连接适配器等等。
图8A和图8B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光纤组件的透视图,其中,图8A示出光学连接端子设置在前面板上的实例,图8B示出光学连接端子设置在尾光纤的端部的实例。
在图8A的光纤组件1中,用于通过光学连接器形成连接的连接适配器3固定地设置在容器2的前面板上,并且经由单独准备的光纤软线连接于另一个光学设备。该光纤软线在其两端都配备有光学连接器,并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适配器3。但是,在连接位置处会发生连接损耗。
在图8B的光纤组件7中,尾光纤4引导至容器2并且熔接到容器2中的色散补偿光纤线卷;光学连接器5与尾光纤的外端连接。尾光纤4紧密地固定在容器2的引导部分6上,因此具有设定的长度。由于这个原因,当与外部光学设备连接时,如果尾光纤4太长则会造成防碍。相反,如果尾光纤4太短,则需要附加的光纤软线,不可避免地导致连接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其可以以低损耗的方式连接外部光学设备,并且尾光纤的超出长度部分不会造成防碍。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组件,包括:(1)功能型光纤;(2)容器,其构造和布置成容纳所述功能型光纤;(3)尾光纤,其与所述功能型光纤连接,并且设置为可以从所述容器伸出或缩入所述容器;以及(4)连接端子,其与所述尾光纤和待连接的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光纤组件还可以包括:固定器,其构造和布置成保持所述尾光纤的伸出长度。所述光纤组件还可以包括:超出长度卷绕器,其构造和布置成卷绕所述容器内部的尾光纤的超出长度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另外设置棘轮,所述棘轮构造和布置成允许所述超出长度卷绕器朝单个方向旋转。优选的是,所述超出长度卷绕器通过弹簧推压以使所述尾光纤缩入所述容器,或者所述超出长度卷绕器优选地布置成可以在所述容器内滑动。在所述光纤组件中,在以30mm的直径缠绕十圈的情况下所述尾光纤在1550nm波长下的损耗为0.1dB或者更小,所述尾光纤在1310nm波长下的模场直径为8.2μm到9.0μm,光缆截止波长为1260nm或者更小,零色散波长在1300nm到1324nm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光纤组件,与所述功能型光纤连接的尾光纤从所述容器中伸出,并且直接连接于外部光学设备。因此,不会增加连接损耗。另外,所述尾光纤的超出长度部分容纳在所述容器中,因此可以适应在所述容器和外部光学设备之间距离的任何变化,并且以有条理并且美观的方式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A和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组件的实施例的开口附近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组件的实施例的内部的平面图;
图4A和4B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超出长度卷绕器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种超出长度卷绕器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纤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种超出长度卷绕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8A和图8B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光纤组件的透视图,其中,图8A示出光学连接端子设置在前面板上的实例,图8B示出光学连接端子设置在端部上的实例。
参考标记:
11 光纤组件
12 容器
12a 前面板
13 尾光纤
13a 超出长度部分
14 光学连接端子(光学连接器)
14a 连接适配器
15、15′ 开口
16 配备光学连接器的尾光纤
16′ 配备光学连接器的固定尾光纤
17 保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3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体管和存储单元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移动拨杆的自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