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由两个轴线相交的齿轮组成的齿轮对的齿啮合几何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2553.4 | 申请日: | 200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7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格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森克鲁普精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08 | 分类号: | F16H5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宇;陶凤波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两个 轴线 相交 齿轮 组成 啮合 几何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确定一个由两个轴线相交的齿轮组成的齿轮对的齿啮合几何结 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预先给定第一个虚拟齿轮的第一种齿啮合几何结构;
-计算所述齿轮对中第二个虚拟齿轮的、根据第一个虚拟齿轮规定了几 何结构的齿(1)的滚动过程在共轭制作时得出的齿啮合几何结构,其中,第一 个虚拟齿轮的齿(1)作为计算基础的滚动过程终止在该齿(1)在第二个虚拟齿 轮的齿隙(3)内的对称位置;
-以第二个虚拟齿轮的齿与第一个齿轮的全滚动过程为基础,计算第一 个齿轮的齿在反向共轭制作时得出的齿面几何结构,其中,通过齿面回移在 此区域内避免造成超尖(7);
-根据在前面的步骤中算得的第一个齿轮齿的齿面几何结构,确定第一 个齿轮齿啮合的最终几何结构;
-根据事先算得的第二个虚拟齿轮齿的齿面几何结构,确定第二个齿轮 齿啮合的最终几何结构。
2.一种确定由两个轴线相交的齿轮组成的齿轮对的齿啮合几何结构的 方法,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预先给定第一个虚拟齿轮的第一种齿啮合几何结构;
-计算所述齿轮对中第二个虚拟齿轮的、根据第一个虚拟齿轮规定了几 何结构的齿(1)的滚动过程在共轭制作时得出的齿啮合几何结构,其中,第一 个虚拟齿轮的齿(1)作为计算基础的滚动过程终止在该齿(1)在第二个虚拟齿 轮的齿隙(3)内的对称位置;
-以第二个虚拟齿轮的齿与第一个齿轮的全滚动过程为基础,计算第一 个齿轮的齿在反向共轭制作时得出的齿面几何结构,其中,通过齿面回移在 此区域内避免造成超尖(7);
-根据在前面的步骤中算得的第一个齿轮齿的齿面几何结构,确定第一 个齿轮齿啮合的最终几何结构;
-计算第二齿轮的齿的、根据具有已确定几何结构的第一个齿轮的全滚 动过程通过共轭制作得出的齿面几何结构;
-根据在前面的步骤中算得的第二个齿轮齿的齿面几何结构,确定第二 个齿轮齿啮合的最终几何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第一个齿轮涉及主动 小齿轮以及第二个齿轮涉及冠状齿轮,它们有轴线交角为9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虚拟的主动小齿轮预 先给定的齿啮合几何结构有一个沿齿轴向宽度恒定的齿高和一个变化的啮 合角和/或齿廓变位。
5.一种由冠状齿轮与主动小齿轮组成的齿轮对,其中,所述冠状齿轮 与主动小齿轮的啮合齿设计为彼此共轭,以及主动小齿轮齿的齿面(9)沿其宽 度弯曲,其特征为:所述主动小齿轮的齿(8)有一种沿其宽度相对于主动小齿 轮在冠状齿轮上的循环而言朝径向内部渐增的齿顶缩短(10)。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冠状齿轮与主动小齿轮组成的齿轮对,其 特征为,所述冠状齿轮(12)的齿面全支承以及完全避免根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森克鲁普精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赛森克鲁普精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25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插入装置
- 下一篇:高效率开关模式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