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干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1947.8 | 申请日: | 200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丝鱼川康之;龟石圭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K10/48 | 分类号: | A47K10/4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干燥装置,该手干燥装置通过喷出高速空气流从而卫生地对洗净后的湿手进行干燥处理。
背景技术
用于使湿手干燥的手干燥装置为以下那样的结构。即,在构成手干燥装置外壳的箱体上设置有手插入部,该手插入部在正面和侧面具有开口并具有可收容手的宽度,在箱体内部内置有产生高速空气流的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在手插入部的内壁的相向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喷嘴。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使从设于箱体的外表部的吸气口吸入的空气成为高速空气流,并从上述喷嘴吹出到手插入部内。
在这样构成的手干燥装置中,当使用者将手插入到手插入部时,设于手插入部上的传感器对其进行检测、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进行动作,高压空气从相向的喷嘴喷出到手插入部内,将附着于湿手上的水滴吹走,使其干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16076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结构的以往的手干燥装置中,存在不能充分地吹走洗净后的湿手的拇指附近水滴的问题。该现象的原因如下。即,在使用者将手自然地伸入到手插入部的状态下,拇指位于手插入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附近。关于前后方向的位置,拇指位于从手插入部内侧的面远离而相反地靠近面前侧的面的位置。为此,距设于内侧的面上的喷嘴的距离增大,空气衰减、不能充分到达,所以不能按良好的效率将水滴吹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这样一种手干燥装置,该手干燥装置能提高干燥能力,即使是处于例如偏向手插入部中央部附近的位置的拇指部的水滴,也可按良好的效率充分地将其吹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手干燥装置由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使高速空气流从喷嘴喷出到手插入部;该手插入部朝箱体的正面开口,或在正面和侧面开口,具有可收容手的宽度;该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设于箱体,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该喷嘴分别配置于手插入部的相向的面;其特征在于:多个喷嘴孔沿手插入部的左右方向排列成列状而构成孔列,由该孔列构成喷嘴,从孔列的中央部喷出的高速空气流的风量比从其它部分喷出的风量大。
按照本发明的手干燥装置,从喷嘴的孔列的中央部喷出的高速空气流的风量比从其它部分喷出的风量大,所以,可提高干燥能力,即使是处于例如偏向手插入部的中央部附近位置的拇指部的水滴,也可按良好的效率充分地吹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手干燥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纵截面图。
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2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4为示出实施方式3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5为示出实施方式4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6为示出实施方式5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7为示出实施方式6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8为示出实施方式7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9为示出实施方式8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10为示出实施方式9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11为示出实施方式10的吹出喷嘴的形状的图。
图12为与喷嘴孔单体的情形比较地示出从喷嘴喷出高速空气流时的距离与速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手干燥装置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图1为本发明的手干燥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纵截面图。在图1中,手干燥装置100具有构成外壳的箱体1和收容于箱体1内部的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3。在箱体1上设有正面和侧面开口的U形截面的手插入部2。手插入部2具有可收容使用者的手的宽度。在手插入部2的相向的面上,设有喷出高速空气流的前侧喷嘴4a和内侧喷嘴4b。
在手插入部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5。在排水口5上连接有排水管6,该排水管6用于将在手插入部2聚集的水引导至设于箱体1下部的排水槽7。在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3的吸入口8与设于箱体1下方的吸气口9之间,设置用于将从吸气口9吸入的空气供给到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3的吸气管11。在吸气管11的上游(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3侧)形成有腔室12。吸气口9由过滤器10覆盖。在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3与手插入部2之间,设置排气管13,该排气管13将高压空气流发生装置3所产生的高压空气流引导至前侧喷嘴4a和内侧喷嘴4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1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释放机构的多触点式传感器连接器
- 下一篇:包括离合器装置的自动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