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1766.5 | 申请日: | 200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一则;佐藤则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 鹂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便携式终端,其能选 择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层叠,使得第一 壳体背面和第二壳体表面彼此面对,在打开状态,第一壳体背面和第二壳体 表面相对于彼此平行移动,从而布置在不同高度。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件1中的便携式终端中,在上壳体表面上设置有显示部(LCD) 和子操作部,且在下壳体表面上设置有主操作部。主操作部包括大量的输入 键和功能键。
通过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于彼此移动经过耦接部,该便携式终端可以 选择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上壳体和下壳体层叠,使得上壳体 背面和下壳体表面彼此面对,而在打开状态,上壳体背面和下壳体表面相对 于彼此平行移动,从而布置在不同高度(参见专利文件1)。
在这种便携式终端中,在打开状态时,上壳体的子操作部和下壳体的主 操作部彼此靠近,使得子操作部和主操作部彼此联合操作。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No.324166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便携式终端中,基于厚度尺寸,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为长方 体(rectangular solid)形状,其中所述厚度尺寸基于容纳在层叠的第一壳体(上 壳体)和第二壳体(下壳体)中的电子元件中最厚(或最高)的电子元件而确定, 特别是基于显示部(LCD)或电池而确定。因此,限制了便携式终端整体厚度 尺寸的减小,并且存在死区(dead space)。
而且,在该便携式终端中,当处于打开状态时,相应于第一壳体厚度尺 寸的台阶产生在子操作部和主操作部之间。
由于这样的台阶在子操作部和主操作部联合操作时变成障碍,所以期望 该台阶的高度尽可能小。
本发明正是为了满足前述需求,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终 端,其中,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相对表面平行移动,该便携式终端 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层叠的闭合状态转入打开状态,并且,该便携式终端 的整体厚度可以减小,且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台阶的高度 可以减小。
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包括通过耦接部彼此耦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并具有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耦接部 彼此叠置,在打开状态,该便携式终端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滑动而展 开。该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第一壳体构造成,使得第一壳体在便携式终 端的闭合状态变为其打开状态时的运动方向上的端部的厚度大于相对侧的 端部的厚度;第二壳体构造成,使得第二壳体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变为 其打开状态时的运动方向上的端部的厚度大于相对侧的端部的厚度;在闭合 状态,第一壳体的所述相对侧的端部和第二壳体的所述相对侧的端部叠置; 在打开状态,第一壳体的所述相对侧的端部和第二壳体在所述运动方向上的 端部叠置;并且当闭合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壳体的 运动方向上形成间隙。
此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包括通过耦接部彼此耦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 壳体,并具有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 耦接部彼此叠置,在打开状态,该便携式终端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滑 动而展开。该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一部分厚;第二壳体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 分,所述第四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比第三部分厚;并且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 态,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并且第一壳体的第二部 分面对第二壳体的第三部分。
通过在第一壳体的背面上设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背面形成为凹凸 的。通过在第二壳体的表面设置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该表面形成为凹凸的。
由于用作子操作部的键片例如是相对较薄的电子元件,因此其布置在对 应于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显示部是比键片厚的电子 元件,所以显示部布置在对应于第二部分的部分。
因此,除了必需的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可以减薄,并且在第一壳体中不 会产生死区。
与在第一壳体中类似,在第二壳体中,除了必需的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 可以减薄,并且在第二壳体中不会产生死区。
死区(dead space)指的是不能利用的无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1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料容积计量装置
- 下一篇:窗机室外新风引入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