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警报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1526.5 | 申请日: | 200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小丹尼斯·D·贝尔登;R·M·马西里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INVUE安全产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4 | 分类号: | G08B13/14;G08B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美国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警报 安全装置 | ||
1. 一种用于在零售环境中展示商品物品的安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适于安装到支承结构上的基座;
可去除地锁定到基座上的外壳;
安装在外壳内的警报系统,其包含缆绳,该缆绳具有适于连接到商品物品上的外端;和
所述基座形成有多个孔模式,以有选择地容纳多个附接装置中的一个,用于将基座安装在多种支承结构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钥匙操作转换开关安装在基座上并且包含用于可释放的锁定接合外壳的杆,以可去除地将外壳锁定到基座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与装有板条的壁支承结构结合,其中,附接装置的一个包含多个成角度的夹子和将夹子安装到基座上的紧固件,所述夹子被插入装有板条的壁的隔开的凹槽中,以用于将基座固定到所述装有板条的壁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与线栅支承结构结合,其中所述附接装置包含夹子和将夹子安装到基座上的紧固件,所述夹子围绕线栅的隔开的一对水平的或者垂直的金属丝部分地延伸,以将基座固定到所述线栅上;其中紧固件的附接头部被隐藏在外壳内。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与小钉板支承结构结合,其中附接装置包含多个膨胀插口和紧固件,所述膨胀插口贯穿在基座中形成的选取孔和小钉板的定位孔,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插口扩展为与小钉板固定接合;其中紧固件的附接头部被隐藏在外壳内。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基座形成有第一组的两对隔开的孔,以容纳用于将基座固定到线栅上的紧固件,;其中基座形成有第二组的两对隔开的孔,以容纳用于将基座固定到装有板条的壁上的紧固件;其中基座形成有第三组的多个隔开的孔,以容纳用于将基座固定到小钉板上的紧固件。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警报系统包含电池和LED,当警报系统启动时,该LED被激励。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缆绳是警报缆绳并且在它的外端具有开关,当缆绳附接到商品物品上时,开关被启动。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警报系统包含可操作地连接到柱塞开关的声音警报器,如果外壳从基座上移除时,该柱塞开关被致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柱塞开关安装在外壳内并且具有柱塞,该柱塞贯穿在外壳和基座的底板中形成的定位孔。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外壳包含与基座隔开的底部闭合板,从而在基座和底部闭合板之间形成空隙空间;其中警报系统包含声学上与空隙空间连通的压电警报器,当致动时增强所述警报的声级。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压电警报器安装在底部闭合板中形成的开口内,以与空隙空间声学上连通。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多个隔开的立柱在基座和外壳的底部闭合板之间延伸,并且提供用于将外壳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以在基座和底部闭合板之间形成空隙空间的卡扣配合接合。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外壳包含圆顶状的顶部部分和以隔开的关系附接到其上的底部闭合板;其中外壳卡扣配合到基座上并且通过钥匙操作转换开关锁定到基座上。
15. 一种用于在零售环境中展示商品物品的安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适于安装到支承结构上的基座;
可去除地锁定到基座上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与基座隔开的底部闭合板,以在基座和底部闭合板之间形成空隙空间;
安装在外壳内的警报系统,其包含声学上与空隙空间连通的压电警报器,当致动时,用于增强所述压电警报器的声级。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基座形成有多个孔,以有选择地容纳紧固件,用于将多个附接装置的一个固定到基座上以将基座安装在多种支承结构上。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钥匙操作转换开关安装在基座上并且包含用于可释放的锁定接合外壳的杆,以可去除地将外壳锁定到基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NVUE安全产品公司,未经INVUE安全产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15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