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清洁设备及能够清洁该清洁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0892.9 | 申请日: | 200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31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洋一;渕上明弘;武藤敏之;平泽友康;佐藤达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08B5/00 | 分类号: | B08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王景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设备 能够 清洁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利用固体清洁剂而不使用水或溶剂来去除附着至待清洁物体的灰尘以及细小微粒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复杂形状的部件的干式清洁设备,这些形状复杂的部件具有用在电子照相设备(诸如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中的附着于该部件的色调剂微粒(平均直径为5到10微米)。本发明可应用至色调剂处理设备的清洁、研磨、清理毛刺以及涂层移除。
背景技术
制造复印机、传真机、以及打印机等的办公设备制造商正积极地进行循环利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使用过的产品或者部件单元从用户那里收集来,然后再次拆卸、清洁和组装,以作为部件或原始材料循环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循环的社会。为了循环利用已经使用在这些产品或部件单元中的部件,需要进行去除附着至这些单元和部件的细小色调剂微粒的过程,以实现该清洁目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减小与这种清洁相关联的成本和环境负载。
在使用水或溶剂的湿式清洁方法中,与所进行的处理相关联的能量消耗和环境负载、处理包含色调剂的废液以及清洁之后所需要进行的干燥过程都是重要的,而且需要高昂的成本。
在使用气流的干式清洁方法中,当色调剂具有强粘附性时,清洁粉末不足以完成任务,同样还需要诸如手工擦除的后继处理步骤。因此,清洁被认为是产品的循环和重用中的瓶颈处理步骤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已经开发出一种利用干式清洁剂的清洁方法(参见专利文件1)。在该方法中,用在电子照相过程中的显影剂(载体)用作清洁剂,附着至待清洁物体的色调剂微粒通过将微粒附着至清洁剂而得以移除,由此实现干式清洁。对于需要高清洁质量(高清洁度)的待清洁物体来说,该方法的效果还不足够。
即,在利用静电吸收的清洁剂的情况下,随着清洁剂变脏(由于色调剂的附着),色调剂粉末的吸收会减小,并且同样,色调剂会变得更可能从清洁剂移除下来然后再次附着至待清洁物体。需要改善清洁剂的清洁度从而改善清洁质量。为此目的的循环气流的离心分离作用(气旋方法)在分离动力方面是不足够的。此外,为了改善清洁质量,需要在清洁剂吸收色调剂之后不断更换清洁剂,造成清洁效率低并且需要大量的清洁剂。
例如,专利文件2公开一种使用由弹性材料诸如软聚氨酯(urethane)形成的材料制成的排出装置和球形接触部件移除附着至可更换物体的灰尘的设备。在专利文件2中,接触部件被重复地使用以去除灰尘。由于该接触部件的重复使用,人们担心随着灰尘附着并累积到该接触部件上会导致清洁质量的下降。
此外,由于大量待清洁的部件同时容纳在搅动壳体中,所以如果这些待清洁部件易于刮擦或者比较笨重,那么这些待清洁部件会由于相互碰撞和接触而被刮擦或损坏。
例如,专利文件3公开一种滚磨设备,该设备使气流过多个滚磨箱从而喷出研磨微粒。在专利文件3中,与外部空气入口相对的表面设置有网板形状的灰尘喷出单元,灰尘收集器的吸入动力用于喷出灰尘,由此防止经研磨的物体覆盖上灰尘。如果灰尘收集器的吸入动力被增加从而改善研磨微粒与干燥介质之间的分离,那么干燥介质会堵塞网板形状的灰尘喷出单元。因此,难于实现足够的分离性能。
因为研磨物体和干燥介质放入滚磨罐中进行搅动,如专利文件2那样,所以人们担心由于研磨物体的本质而出现刮擦和损坏。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出版物No.2003-122123
[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No.3288462
[专利文件3]日本专利No.2643103
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方法,通过改善干式清洁剂的运动速度和清洁度来改善清洁质量和清洁效率。
还需要一种干式清洁设备,该设备不会损坏部件并且即使在待清洁的部件形状较复杂的情况下也不会遗漏未清洁的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清洁设备和干式清洁方法,基本上消除由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确定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和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改善干式清洁剂的运动速度和清洁度而改善清洁质量和清洁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清洁设备,该设备即使在清洁复杂形状的部件时也不会损坏部件并且不会留下未清洁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0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