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减少功耗的OFDM接收机及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00854.3 | 申请日: | 2006-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笠见英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减少 功耗 ofdm 接收机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接收无线信号时减少功耗的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减少接收无线信号的信号接收装置的功耗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只接收必要数据的方法(例如,JP-A 2001-69023(KOKAI))。使用该方法,当分时发送多个数据条目时,信号发送装置将与数据结构或将要发送的数据条目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插入到帧头部中,信号接收装置可以在接收非必须数据条目的时刻停止接收操作,这样该方法能够减少功耗。
然而,该方法中的技术仅能在接收装置选择地接收从发送方发送的数据条目时的数据发送/接收中采用。例如,该技术不适合于全部发送的数据条目都需要接收的情况。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天线,用于接收包括OFDM符号的OFDM信号,第一转换单元,配置为变频由天线接收的OFDM信号,以及第二转换单元,配置为模数转换所述变频的OFDM信号;设置在OFDM符号的一个间隔时间内被调制的第一时段和在所述间隔时间内除了第一时段之外的第二时段;由第一转换单元变频天线接收的OFDM信号;由第二转换单元模数转换所述变频的OFDM信号;提供功率给第一时段中的第一和第二转换单元;以及停止提供功率给在第二时段中的第一转换单元的一部分和第二转换单元的一部分;以及解调在第一部分被变频和模数转换的所述OFDM符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信号接收装置的配置的示例性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符号同步单元配置的示例性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符号同步方法的示例性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在一个OFDM信号的符号接收时段的示例性视图;
图5是解释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成元件的瞬时响应的速度的示例性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电源控制方法的示例性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电源控制方法的示例性视图;
图8是示出了从OFDM符号的一部分解调原始信号的方法示例的示例性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原始信号解调方法示例的示例性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设置信号接收时段的示例的示例性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设置信号接收时段的另一个示例的示例性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示例性视图;
图1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配置的示例性框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的配置的示例性框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的配置的示例性框图;以及
图17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配置的示例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假设其上具有相同标记的单元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相同方式操作,那么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将解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信号接收装置。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具有“连续接收模式”和“间歇接收模式”。在“连续接收模式”中,接收装置连续接收无线信号以解调;然而在“间歇接收模式”中,接收装置间歇地接收,以在接收到信号的时间段中从信号解调原始信号。然后,在不接收信号的时间段中,接收装置停止提供给接收装置部分的电源以减少功耗。由时段设置单元5(参考图1)执行“连续接收模式”和“间歇接收模式”之间的切换。稍后将说明时段设置单元5的模式切换操作和每种模式中每个单元操作细节。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的信号接收装置配置的框图。下文中,将参考图1解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的配置和操作。
变频单元2将天线1接收的OFDM信号转换为中频(IF)信号或基带信号,接下来,模数(A/D)转换单元3将转换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连续接收模式”中,由A/D转换单元3转换的数字信号经开关4输入符号同步单元50。同步单元50同步OFDM符号以生成符号同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0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