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缸两冲程星形内燃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00697.6 | 申请日: | 2006-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I·曼特亚基斯;A·沃尔加雷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商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B75/34 | 分类号: | F02B75/3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缸两 冲程 星形 内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冲程多缸内燃机,其汽缸按径向结构设置;这种结构特别表现适合用于缩尺模型(模型飞机)的两冲程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缩尺模型发动机的领域中,例如在模型飞机的领域中,不同类型和汽缸结构的、各种各样的内燃机为人所共知。使用两冲程发动机,也使用四冲程的发动机。在模型业余爱好者中,使用两冲程发动机非常流行,因为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它的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并且性能更好而四冲程发动机明显较重,具有较多的零件,这些零件需要高的费用来维护并且与代表当代模型所用的发动机外观和风格没有一点相似之处,然而,直到今天,多缸结构的两冲程发动机仍然没有表现满意的性能。阻碍成功地使用两冲程多缸发动机的关键问题是涉及实现曲轴箱中所需要的压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曲轴箱和混合气进入装置相结合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这些缺点,这种组合确保均匀地分配可燃混合气和在发动机的所有汽缸内同时而均匀地点火。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完成径向结构的汽缸和活塞,以便成功地模拟早期具有不同数目的汽缸(四缸、五缸、六缸等)和从极小体积开始的不同尺寸(立方厘米)型式的发动机,而目的特别在于尤其是大约0.30-1.20英寸3的缩尺模型发动机。
本领域的那些普通技术人员参照附图可以充分理解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所提出的多缸两冲程发动机的第一应用分解图,混合气的进入通过簧片阀控制。
图2表示所提出的多缸两冲程发动机的另一应用分解图,混合气进入通过安装到发动机中心轴延长部上的汽缸控制。
图3表示用在具有合适设计的发动机后板和安装簧片保持器的图1应用中的簧片阀零件。
图3a和3b示出用在簧片阀结构中的簧片保持器的两侧的透视图。
图4a和4b分别示出处于打开和关闭位置的簧片进气结构的剖面透视图。
图5a和5b示出连接到中心轴上的曲轴和径向连杆及活塞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图6和6a分别示出具有和没有曲轴装置和连接的活塞的发动机主体内部的透视详图。
图6b示出从发动机主体前视图所观察的、具有曲轴装置的发动机主体内部的透视详图。
图7a和7b分别示出用在本发明中的、与传动齿轮成整体的典型曲轴的透视图和剖面图。
图8a、8b和8c示出根据图2中另一应用具有成整体燃料分配室的发动机的中心轴的各种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象征示出的多缸两冲程星形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圆柱体1周边上的汽缸2的径向结构,该圆柱体径向对称地支承合适形成的管座,以便安装汽缸及其附件。
如对图1或者2中模型飞机应用特别所述的多缸两冲程星形内燃机包括具有所示5个汽缸2的圆柱形圆柱体1,这些汽缸2支撑在圆柱体1上的径向块体4上,该块体具有孔36,以将燃料/空气混合气供给到汽缸2中。汽缸2布置在垂直于发动机中心推进轴3的平面上;汽缸的数量可以改变,只要保持径向对称配置就行。每个汽缸2具有:点火器5,该点火器利用螺钉14连接到汽缸2上;及连杆,该连杆连接到在汽缸2内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2a上。根据所采用的汽缸2,圆柱体1上的块体4可以是正方形或者其它形状。在圆柱体1的每侧上具有特殊凹槽,以容纳滚柱轴承7,曲轴8a通过这些轴承进行旋转,而每个曲轴连接到与汽缸2相对应的有关连杆6的基部6a上。
中心推进轴3具有齿轮3a,该齿轮3a插入到圆柱体1的内部,在这里,它与曲轴8a的行星式齿轮8b啮合。利用具有滚柱轴承管座10和后板13的前罩9(当发动机用在模型飞机应用中时沿着飞机推进方向)盖住圆柱体1,通过该后板13,使混合气进入装置连接到曲轴箱上,即连接到圆柱体1的内部,在这里,曲轴8a的行星式齿轮8b连接到中心推进轴3的齿轮3a上。在后板13的外表面上还连接有混合气进入装置,该装置包括与进气漏斗17结合的化油器16和环形排气消声器18。具有用于中心推进轴3的滚柱轴承10、毂11和推进器的罩12的合适管座的前罩9通过设置的螺钉20a连接到圆柱体1的前部,这些螺钉20a穿过罩9上周边设置的孔而进入到圆柱体1的周边上的配合孔39a中。在另一侧上,后板13利用设置的螺钉20b连接到圆柱体1上,这些螺钉20b穿过排气管18上周边设置的孔18a、后板13上周边设置的孔46,而进入到圆柱体1的周边上的配合孔39b中。对于模型飞机应用来说,整个装配好的发动机借助于安装基部19固定到飞机的机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商株式会社,未经京商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0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