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交斜放网格钢-砼空腹夹层网状筒壳与筒拱屋盖无效
申请号: | 200620200812.1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0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俭;刘毅;郑涛;莫炜;周英;卢亚琴;黄首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7/10 | 分类号: | E04B7/10;E04B1/342;E04B1/3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交斜放 网格 空腹 夹层 网状 筒拱屋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屋盖结构,它是一种零高斯曲率(K=O)的斜交斜放网格钢—砼空腹夹层网状筒壳与筒拱屋盖。
背景技术:
钢筋砼网状筒壳与网状筒拱屋盖结构是一种能覆盖较大跨度、受力性能良好的零高斯曲率空间网壳和网拱结构。这种结构在上世纪70~80年代已成功应用于大跨度公共与工业建
筑,如上世纪70年代初期建成的同济大学“学生食堂”(42m×60m)屋盖及杭州市的“海洋实验厅”屋盖,均为钢筋砼实心截面三向交叉组成的网状筒壳或网状筒拱结构。这种采用实心钢筋砼的屋盖,砼折算厚度偏大是其不足之处,从而使整个屋盖的自重偏大,砼用量大,由于自重较重,在跨度较大的屋盖上难以应用,而且在施工时,由于所有构件需要现场浇制,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慢。21世纪初期,采用钢结构的零高斯曲率的钢网壳和网状钢筒拱结构,在公共与工业建筑中也时有应用,但钢网壳和网状钢筒拱结构的用钢量大,造价较高,而且耐久性、防锈、防火性能较差,维护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重轻、用钢量小、施工方便、施工进度快、制造和维护成本低的斜交斜放网格钢—砼空腹夹层网状筒壳与筒拱屋盖,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由钢—砼正交斜放组合空腹夹层板(1)沿跨度方向按圆曲线或抛物线形状单向弯曲而成。
所述的钢—砼正交斜放组合空腹夹层板(1)由上肋网格(2)和下肋网格(3)构成,上肋网格(2)由至少6块带肋预制板(4)斜交拼接成网格状;下肋网格(3)是钢—砼组合构件,它由U形薄钢板(5)十字交叉拼接成菱形网格,在U形薄钢板(5)内设有销钉(6)并浇注钢筋砼;上肋网格(2)与下肋网格(3)通过现场浇制的剪力键(7)相连接。
U形薄钢板(5)之间采用高强螺栓(9)和上下两块连接板(10)十字交叉连接成菱形。
高强螺栓(9)是摩擦型高强螺栓。
U形薄钢板(5)与连接板(10)上的螺栓孔洞的直径大于高强螺栓(9)的直径,便于在安装时微调网格角度,形成斜交斜放网格。
带肋预制板(4)搁置在剪力键(7)顶部的柱帽上,并通过二次浇注的钢筋砼(8)固定在剪力键(7)上。
剪力键(7)的底部位于U形薄钢板(5)的十字交叉点上。
带肋预制板(4)为等腰三角形,每块带肋预制板(4)的尺寸保持一致。
带肋预制板(4)的宽度与下肋网格(3)的宽度相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钢--砼空腹曲梁与钢--砼空腹直线梁交叉组
成,其结构厚度等效于实心截面曲梁与直梁交叉的网状筒壳和筒拱结构,但砼折算厚度比后者小30%~50%,结构自重也比后者轻30%~50%,结构用钢量比后者下降25%~30%,制作成本相应降低;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钢--砼组合下肋网格中的U形薄钢板在工厂制作,上肋网格的等腰三角形带肋预制板也在预制厂制作;U形薄钢板既可代替下肋砼的模板,又可在现场拼装时实现对十字交叉点的夹角大小进行微调,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节约大量模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下肋U形薄钢板之间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消除了焊接连接所造成的焊接变形和焊接自应力,改善了结构受力性能。U形薄钢板还可根据受力大小分网格调整其厚
度,使结构用材和结构受力大、小相一致,不仅受力合理,也比常规组合结构节约用钢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只有下肋U形薄钢板暴露在大气中,其防锈、防火费用要少于同类性质的钢网壳和网状钢筒拱结构,耐久性也比钢网壳和网状钢筒拱结构高。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和大型工业建筑的屋盖结构,尤其适用于矩形平面的长、宽比大于等于2的建筑屋盖,其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其他空间柱面网壳与网拱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砼正交斜放组合空腹夹层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砼正交斜放组合空腹夹层板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交斜放网格钢—砼空腹夹层网状筒壳与筒拱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斜交斜放网格钢—砼空腹夹层网状筒壳与筒拱屋盖沿曲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薄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U形薄钢板的展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砼组合构件下肋的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薄钢板的十字交叉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肋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将钢—砼正交斜放组合空腹夹层板1沿跨度方向按圆曲线或抛物线形状单向弯曲,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零高斯曲率的斜交斜放网格钢—砼空腹夹层网状筒壳与筒拱屋盖。所述的钢—砼正交斜放组合空腹夹层板1由上肋网格2和下肋网格3构成(如图1、图2所示),每个上肋网格2由6块带肋预制板4三向斜交拼接成网格状(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曲面网格在其水平投影面内网格为正交,但弯成曲面网格后,其上肋网格2和下肋网格3的夹角发生改变,沿曲线方向对应的夹角大于90°,沿直线方向两对应夹角小于90°,边缘的三角网格与支承边夹角小于45°,为斜交斜放形式,其结构如图3所示;为了解决菱形的上肋网格2的不规则造成的施工麻烦和困难,并为了方便制作,带肋预制板4采用等腰三角形形状,且每块带肋预制板4的尺寸保持一致,这样用两块等腰三角形的带肋预制板4即可拼成一个棱形网格;带肋预制板4的大小和数量需经计算后确定,在计算时,可将整个屋盖在曲线方向按弧长划分若干网格,在纵向方向沿直线划分若干网格,将得到的网格总数乘以2,即得到所需的带肋预制板4的数量。下肋网格3是钢—砼组合构件,它由若干U形薄钢板5十字交叉拼接成菱形网格,U形薄钢板5的厚度可为2.5mm、3mm、4mm、5mm或6mm;在U形薄钢板5内设置销钉6,这样在配筋、浇注砼后,使钢精砼与U形薄钢板5共同工作,形成组合构件。U形薄钢板5之间采用高强螺栓9和上下两块连接板10十字交叉连接成菱形,如图8所示,高强螺栓9每边7个(每节点4×7=28个),按U形薄钢板5等强计算后确定高强螺栓9的直径;在制作U形薄钢板5与连接板10上的螺栓孔洞时,需使螺栓孔洞的直径稍大于高强螺栓9的直径,这样安装的高强螺栓9在没有拧紧之前可微调十字交叉节点的夹角,使形成的下肋棱形网格符合要求,减小施工难度和误差;为消除由于焊接连接产生的焊接变形及自应力,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高强螺栓9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在下肋U形薄钢板5连接成棱形网格后,在U形薄钢板5中设置销钉和钢筋,并浇注砼,即得到钢—砼组合构件的下肋网格3;U形薄钢板5不仅是强度计算需要的受力构件,也是下肋棱形网格浇注砼所需模板,一举两得。上肋网格2与下肋网格3通过现场浇制的剪力键7相连接。剪力键7的底部位于U形薄钢板5的十字交叉点上,带肋预制板4搁置在剪力键7顶部的柱帽上(如图9所示),并通过二次浇注的钢筋砼8固定在剪力键7上,其宽度与下肋网格3的宽度相一致。带肋预制板4的肋即是上肋网格2的侧模板,在剪力键7顶部四角搁置等腰三角形的带肋预制板4后,绑扎钢筋,通过二次浇注钢筋砼8,即可将带肋预制板4固定在剪力键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大学,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200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止鼾床
- 下一篇:多气源燃气装置用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