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暖脚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5760.7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3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宋会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会鸣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6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暖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暖脚的装置。
背景技术
1987年6月24日公开了专利号为86204495名称为“节能暖脚箱”的中国专利。在所公开的该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节能暖脚箱,所述节能暖脚箱由白色硬塑泡沫箱、两个塑料壶、一块铝皮、一块驼绒垫子和一个驼绒脚套组成。其用塑料泡沫保温、开水作热源取暖。但由于所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两个塑料壶且与所述塑料壶接触的传热铝皮的面积较大,故存在笨重、保温效果较差的缺陷,且其设计的结构不紧凑,导致安放和取出所述塑料壶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巧、保温、传热效果好、使用方便的暖脚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暖脚器,包括箱体、保温绝热材料、传热软袋及传热板,所述传热板上设有两个鞋形的、分别能容纳人左、右脚的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传热软袋的表面直接接触。
为了使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暖脚器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所述传热软袋两端上表面形状为与上述两凹坑分别配合接触的鞋形。所述传热软袋通过与其为一整体的狭长部分相连通,在所述狭长部分中间位置设有一与其相通的传热液体注入与倒出管,所述管在所述传热板上开口并设有可方便地取下的密封所述管开口的密封装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减少了与所述传热软袋直接接触的传热板的表面积,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保温及传热效果更好;且其结构紧凑,故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暖脚器更轻巧、使用更方便。
上述箱体可由木板等绝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保温绝热材料可选用泡沫塑料或其它密度低且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传热软袋可采用橡胶等耐高温(100℃以上)、无毒的材料制成,传热板可采用铝等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且密度较低的材料制成;传热液体可选用热容较大的水等无污染、可循还利用的液体物质。
为了脱鞋暖脚及在不使用的间隙时使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暖脚器能更好地保温,设有一与上述箱体表面可灵活拆卸地固定的由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的套罩。如可通过拉链、铆钉及互粘布等实现所述固定方式,所述套罩材料可选用驼绒及棉花夹层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暖脚器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暖脚器一传热软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暖脚器揭掉传热板后箱体内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暖脚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暖脚器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
如图1所示,箱体1由木板制成,在箱体1的一边上设有一便于携带的手柄5。传热板4为铝板,传热板4上对称地设有两鞋形凹坑2、3。在箱体1的一边上设有套罩8,其可通过互粘布9而固定地覆盖在箱体1上。
传热软袋10的形状如图2所示。传热软袋10为一耐高温的橡较软袋。传热软袋10通过与其为一整体的狭长部分11相连通,在狭长部分11中间位置设有与其相通的传热液体注入与倒出管12,在该实施例中选用的传热液体为水,管12在传热板4上设有开口6并设有可方便地取下的密封管12的开口6的密封装置7。传热软袋10的上表面形状为鞋形且分别与凹坑2、3的底板形状相配合。
如图3所示,在箱体1内,箱体1的木板与传热软袋10、传热板4的间隙内充满绝热材料13,在该实施例中选用的绝热材料为泡沫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会鸣,未经宋会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5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吊挂式吊顶U型龙骨
- 下一篇:具过温报警功能的爆谷机的控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