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悬浮及软磁轮推进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5749.0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7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广 |
主分类号: | B60L13/10 | 分类号: | B60L13/10;B60L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北京市海淀区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悬浮 软磁轮 推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悬浮车,特别是一种永磁悬浮、导向及软磁轮推进车。
背景技术
磁悬浮车具有非接触、振动小、噪音小、安全、快速、能耗小、效率高等优异性能。磁悬浮车按悬浮方式分为吸浮式和斥浮式。德国和日本的磁悬浮技术较先进,德国采取常导吸浮式,而日本采取超导斥浮式。所谓常导吸浮式即用设置于列车上的电磁铁吸引路基下面设置的磁性轨道,使列车悬浮和导向,用同步或异步直线电机推进。中国上海从龙阳路到国际机场磁悬浮列车线就是采用德国的常导吸浮式技术。所谓超导斥浮式即在列车高速行驶时,利用超导强磁体与轨道线圈产生的电磁感应斥力使列车悬浮和导向,用同步直线电机推进。
以上两种磁悬浮车(包括车体、轨道、供电线路、控制系统等)悬浮、导向及推进系统技术复杂,造价极昂贵。为了改进技术,降低建造成本,出现了有关磁悬浮列车的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专利,但大部分存在变化磁场污染问题,而且实际造价仍高,应用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降低建造成本,特别是大幅度降低变化磁场污染。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应用于对现有轨道交通的改造,应用广泛。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在车体底板对称中心上设置驱动源1,在其左右伸出的轴2上对称地固定软磁轮,软磁轮用软磁材料制作,软磁轮作成齿轮状,左右软磁轮的中心距就是在路基6上设置的两条平行轨道的中心距,左右软磁轮在水平方向上的对称中心及在垂直方向上的对称中心与两条平行轨道的一致,轨道用导磁材料作底座,在底座与软磁轮相对应的面上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在车体底部沿轨道延伸方向,躲开软磁轮,设置平行于轨道永磁板的车上永磁板,车上永磁板沿厚度方向充磁,且与轨道永磁板同极性相对,车上永磁板的长度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一致,长度小于车长,车上永磁板固定在导磁体上,导磁体通过非磁性垫板与车底板联接,车上永磁板、导磁体、非磁性垫板组成车上永磁板构件,车上永磁板构件的对称中心与轨道的对称中心重合;软磁轮、车上永磁板构件均插入到轨道的槽内,但离开槽壁一间隙不与槽接触,或者隔一间隙骑在轨道上方。
由于车上永磁板与轨道永磁板因同极性相对而产生相互排斥力,因而车被悬浮、被导向,而且由于所产的悬浮力、导向力都是斥力型,所以悬浮、导向是自稳定且自适应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广,未经刘新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5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