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还原罐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5503.3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5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勇;邱志祥;童春秋;崔贵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00 | 分类号: | C22B5/00;C22B26/22;F27B14/08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81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还原罐密封装置,涉及一种用于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还原过程中的还原罐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冶炼领域,尤其是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广泛采用固固相还原反应的生产工艺方法,且这类生产方法中还原反应都是其冶炼过程的核心工序。目前这类固固相还原反应很多都是在大长径比的还原容器(也称还原罐)内,且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的,其中大部分都只能采用间断生产工艺,还原罐需要定期打开和关闭并密封。
在这类还原过程中,还原罐内是高真空的,以硅热法炼镁还原罐为例,其压强大概为1~3Pa,为了保持还原罐的高真空度,要求罐体有高的密封性,要求既能实现好的密封又能很方便的将其打开和关闭密封,现在通用的做法是用12个或16个螺栓将法兰盖和罐体连接紧固在一起以保持其密封,这种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能较好的保持罐体的密封性。但是,因为这些金属的还原过程是间断进行的,生产期间需要每隔一定周期将还原罐内的还原金属取出和将还原罐内的还原渣扒出以及将原料加入。这就要求频繁的将法兰盖打开和关闭,每次打开或关闭法兰盖都需要将法兰盖上的12个或16个螺栓卸下或装上,其过程是比较繁琐的,而且因为法兰盖一般都在20~50kg左右,所以,每次打开和关闭密封法兰盖时,都需要至少一名操作人员先将其抱住,另一名操作人员拧紧螺栓或卸下螺栓,每次打开或关闭密封法兰,都至少需要2人次*10分钟,大大占用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时间也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打开或关闭密封法兰盖这段时间对于整个生产而言,是“无效劳动时间”,它不但多消耗了能源,而且也限制了每只还原罐单位时间内的产能,尤为严重的是它还导致罐体空烧,使罐体因为强度失效而使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现在广泛使用的热法镁行业中使用的还原罐以及还原罐的密封方式,在还原罐上焊接法兰,它是用于通过使用螺栓和密封盖拧合在一起;其密封盖的大体形状是一块圆型的钢板,厚度视还原罐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0毫米左右厚度,是用于密封还原罐的零(部)件,通过螺栓,它将和还原罐上的法兰紧密接触在一起,起到密封作用,其密封方式存在着每次开启和关闭法兰盖的过程繁琐和时间过长以及工作量大的缺点。无论是将还原罐打开或者关闭,使用传统的密封方式,都需要至少一个人将还原罐密封盖抱住,另一个人将法兰上的螺栓拧下或拧上。打开或关闭还原罐中的任何一个操作,都至少需要2人次*10分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目前采用的密封方式所造成的每次开启和关闭法兰盖的过程繁琐和时间过长以及工作量大缺点的还原罐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还原罐密封装置,其特在于该装置由下列结构组成:
密封支撑筒-该筒为一端带有联接法兰与还原罐密罐口法兰联接的钢制圆筒形体;在圆体外侧面轴向对称设有的两个立式固定筋板;
固定横梁-该横梁一端为拐把形结构与密封支撑筒其中的一个固定筋板通过销轴联接;
密封盖-该密封盖为一周边为平环状的球面盖体结构;在盖体上横贯中心垂直设有固定筋板,密封盖的筋板上居中设有一带有内丝纹的内槽杆、槽杆外侧的筋板上设有两个带有内滑槽的定位杆;
密封盖压紧装置-该装置由一手轮和固接在手轮下的、穿过固定横梁的螺杆组成,其螺杆的端头与密封盖带有内丝纹的内槽杆螺纹配合联接;
密封盖固定压把-该压把为端头为钩头状的压把,其压撑支点销轴联接在密封支撑圆筒另一个固定筋板上;密封盖闭合时,压把的钩头紧压在固定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还原罐密封装置,采用手轮带动丝杆将密封盖压紧的方式,而且包含密封盖和横梁等零(部)在内的部件都是绕销轴旋转的,不再需要人工将其抱起并抱住。大大减少打开和关闭还原罐的时间,使用本设备后只需要1人次*0.5分钟即可完成,大大减少了“无用工作时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罐的空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延长了罐的使用寿命,另外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得到了大大的降低。经实践证明,使用效果非常好,具有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环境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盖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5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