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光仪试样管的一种两瓣式恒温夹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3459.2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榕生;水淼;任元龙;宋岳;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21/01;B01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光仪 试样 一种 两瓣式 恒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旋光仪试样管的两瓣式恒温夹套装置,属于光学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旋光仪是用于测量旋光物质的旋光度方向和大小的仪器,根据旋光度的方向和大小可以确定该物质溶液的浓度、纯度,也可以作为判断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的重要依据。旋光物质的旋光度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结构。另外,还与光线透过物质的厚度,测量时所用光的波长和温度有关。当测量在温度、波长和溶剂一定时,各种具有旋光性物质的比旋光度为一定值,从而可用于观测这些物质的旋光能力,通过观察被测系统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变化还可以观测反应的进程。在这当中,温度对旋光度的影响极大,因此许多实验项目均需要在一定恒温条件下进行。温度变化会使旋光管因热胀冷缩而改变长度,并导致待测液体的密度发生变化。另外,温度变化还可能使待测物质分子之间发生缔合或离解,使旋光度发生改变。
中国大连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的赵秀祯发表在“大学化学”1999年03期上的文章“旋光仪样品管的改进”,以及,铜仁师专生化系的李大慧发表在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上的文章“为旋光仪加装恒温水套”分别提出了两种固定地安装有恒温水套的恒温旋光管方案,为应对旋光度的恒温观测以及变温观测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解决途径。上述两文中提出的恒温旋光管是呈不可拆卸的固定的形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地拆卸的用于旋光仪试样管的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应当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旋光仪试样管上快速安装,也可以在不必要求严格恒温的情形下将恒温装置快速拆除。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该方案提供的装置是一种用于旋光仪试样管的两瓣式恒温夹套装置,其特征是,该两瓣式恒温夹套装置包括两支槽形管,所述槽形管的横断面呈弯月形或U形,每一支槽形管的两端上各有一个接口,以及,分别位于槽形管两端上的接口通过槽形管彼此相互联通,以及,每一支槽形管的一个接口与另一支槽形管的一个接口通过软管联通,以及,构成所述槽形管以及所述接口的材料是金属材料。槽形管的两端上的接口是用于恒温液体流进或流出的接口。所述金属材料例如:铜、不锈钢。所述软管例如:橡胶管、塑料管、金属软管。所述槽形管是中空的横断面呈弯月形或U形的管道。所述两瓣式恒温夹套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些延伸组件,所述延伸组件例如超级恒温槽以及两根延伸联接软管,所述两支槽形管余下的两个接口可以分别与两根延伸联接软管的一端联通,两根延伸联接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超级恒温槽的恒温水进口及出口联通。将所述两支槽形管对合地扣在旋光仪试样管上,形成两瓣式恒温夹套,接通恒温水,即可在指定温度进行温度恒定的旋光度测量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两瓣式恒温夹套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旋光仪试样管上快速安装,也可以在不必要求严格恒温的情形下将两瓣式恒温夹套装置快速拆除。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实验室中常见的旋光仪试样管的形貌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两瓣式恒温夹套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2是槽形管,3、4、5、6是用于恒温液体流进或流出的接口,7是将槽形管1和槽形管2联通起来的软管,8、9是所述延伸联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接口3与接口4经由槽形管2相互贯通,接口5与接口6经由槽形管1相互贯通,槽形管1的接口5与槽形管2的接口3经由软管7相互联通,槽形管1的接口6与延伸联接软管8联通,槽形管2的接口4与延伸联接软管9联通,延伸联接软管8的另一端与超级恒温槽的恒温水出水口联通,延伸联接软管9的另一端与超级恒温槽的恒温水进水口联通,图中的箭头符号表示恒温水流向。槽形管1和槽形管2的长度尺寸略微短于图1所示的旋光仪试样管的细径部分的长度尺寸,以便于安装时嵌入其中,槽形管1和槽形管2对合后形成的管状腔正好与图1所示的旋光仪试样管的细径部分契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3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电厂废气利用温差动力机
- 下一篇:鼎形气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