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出风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3218.8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铁志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F04D29/42;F04D29/30;F04D29/053;F04D29/054;H02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15007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出风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双出风装置,更具体地说,关于一种用在热回收机组、空调机组、新风换气机上的双出风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双进风离心式风机(包括外转子风机和皮带传动的风机)均只有一个出风口,也就是说只能输送出一股气流。当需要输出两股气流时,现有的新风换气机和空调机多需要选用两台风机,即一台用于进风,另一台用于排风。由于在同一机组中设置两台风机,必然会加大机组本身的体积和重量,从而增加了机组的造价,且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出风风机,利用该双出风风机可以代替两台风机,具有缩小机组总体尺寸、减少重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出风风机包括有两个蜗壳,所述蜗壳包括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所述两蜗壳之间设置有一用于将两个蜗壳形成两个独立空间的中隔板,在所述两个蜗壳内部形成的独立空间内分别设有一个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的叶轮。
所述两蜗壳的出风口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夹角在0-180度之间。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一同时与所述两叶轮连接的驱动轴,该驱动轴的一端延伸出一蜗壳与一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由皮带、皮带轮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一直接设置在一所述蜗壳内部的外转子电子,该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与所述叶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出风风机具有进风、排风两台风机的功能,将其应用在热回收机组、空调机组、新风换气机组中,可以缩小机组的总体尺寸,减少重量,从而具有降低造价,节省能源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出风风机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出风风机实施例一的侧视示意图,该图中示出了双出风风机的内部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出风风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出风风机包括有两个蜗壳,即蜗壳1和蜗壳2。每个蜗壳1、2均包括有一进风口11、21和一出风口12、22,其中进风口11、21位于蜗壳1、2的轴向(驱动轴8所在的位置)位置,而进风口12、22位于蜗壳1、2的径向位置,且两进风口12、22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在0至180度之间。两蜗壳1、2通过一中隔板3连成一体,并将蜗壳1、2内部分隔成两独立的空间4和5,其中在空间4和5内分别设有一叶轮6和7,其中叶轮6和7通过固定装置9与驱动轴8连接,也就是说由同一驱动轴8驱动,该驱动轴8的一端延伸出蜗壳1(也可以是蜗壳2)通过皮带、皮带轮(也可以是其它公知的传动方式)与驱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双出风风机的工作原理是:
利用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8旋转,并进一步驱动叶轮6、7旋转,使气流分别从进风口11、21进入,分别经叶轮6、7加压后从出风口21、22输出,从而可以实现输出两股气流的目的。两股气流的风量、风压可以根据叶轮6、7的直径、宽度及叶片的形状、大小进行调整,并且根据叶片的设置方向,可以输出相同方向或不同方向的气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中的双出风风机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基本相同,且具有相同功能与结构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示出,其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两叶轮6、7由设在一蜗壳1内部的外转子电机(图中未示出)直接驱动,如图3所示,即外转子电机的转子直接与叶轮6连接,并驱动叶轮6、7转动,由于此结构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另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出风风机还可以由两台风机的蜗壳合成一体后直接成形。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出风风机在被应用于热回收机组、空调机组、新风换气机中时具有节省体积、减小占地面积,简化机组结构,减少故障点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铁志,未经王铁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3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