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片径向密封的汽车真空助力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73030.3 | 申请日: | 200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9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明;徐继福;张立国;宫建;潘玉丽;王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汽车制动器厂 |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征骥 |
| 地址: | 130012***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径向 密封 汽车 真空 助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是对汽车真空助力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真空助力器是轻、轿、微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伺服装置,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汽油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真空,或者是柴油发动机所加装的真空泵所产生的真空,在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借真空助力器内两个工作腔的不同的压力差所产生的推力,按设计比例放大制动踏板力来推动制动主缸活塞,压缩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产生液压,并输送至轮制动器使制动蹄与车轮轮毂接触进而产生摩擦阻力控制车辆减速或制动。
现在多数的真空助力器是铆接型,这类产品是由前后两个壳体通过外缘铆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驾驶员施加的踏板力通过壳体传递给主缸。如图3、图4,外缘铆接处是由两个壳体对橡胶膜片的轴向压缩形成密封,分隔成前腔和后腔两个工作腔。壳体铆接后对橡胶膜片必须有足够的夹紧力,因为当助力器工作时橡胶膜片受到很大的拉力。膜片既要保证不从铆接处脱出还要保证密封。由于轴向压缩量不能太大,太大会使膜片过早损坏,太小又不可能产生足够大的夹紧力。尤其是在高温、低温时橡胶膜片变软或失去弹性时,可能导致真空助力器漏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膜片径向密封的汽车真空助力器,以解决目前助力器膜片与壳体间密封效果不佳和连接强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内部有控制阀部件和主缸推杆,其特征在于:膜片外园与后壳体内表面接触处有两条顺着装配方向的环状凸起一、环状凸起二、与前壳体外圆接触内表面上有一条环状凸起三,环状凸起三的位置在环状凸起一、环状凸起二的中间,前壳体与后壳体铆接,膜片位于前壳体与后壳体间,并分别与两者紧密连接、至使前壳体和后壳体对膜片的径向产生压缩。
应用时,膜片被前壳体压缩,内部凸起受压向外变形,补充外面两个凸起之间的部分,保证受压后外面的两个凸起与后壳体内表面紧紧地吻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简单,由于此结构不是以轴向压缩膜片来保证密封,所以前、后壳体铆接后在轴向上形成的空间非常小,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膜片也无法从铆接处脱出。这样的结构既利于装配又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而且还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产品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膜片与前、后壳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助力器膜片铆接处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是现有助力器膜片与前、后壳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内部有控制阀部件和主缸推杆,其特征在于:膜片2外园与后壳体1内表面接触处有两条顺着装配方向的环状凸起一201、环状凸起二202、与前壳体3外圆接触内表面上有一条环状凸起三203,环状凸起三的位置在环状凸起一、环状凸起二的中间,前壳体3与后壳体1铆接,膜片位于前壳体与后壳体间,并分别与两者紧密连接、至使前壳体和后壳体对膜片的径向产生压缩;也就是膜片2被前壳体3压缩,内部环状凸起三203受压向外变形,补充外面的环状凸起一201、环状凸起二202之间的部分,保证受压后外面的环状凸起一201、环状凸起二202与后壳体内表面紧紧地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汽车制动器厂,未经吉林汽车制动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3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钢索张力计
- 下一篇:大屏幕组合拼接墙用投影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