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矮式揭盖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2799.3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盛正平;胡雪萍;徐祖敦;盛汉桥;张愉;崔伟;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矮式揭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揭盖机,应用于移动高炉靠近铁口段铁沟的沟盖。
背景技术
高炉冶炼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新建的高炉基本上都要求使用揭盖机。其作业流程是:首先开口机打开铁口,然后揭盖机将沟盖移动到铁沟上方并盖住铁沟(避免扬尘、喷溅、热辐射等),铁水出完后揭盖机将沟盖移走,腾出空间,泥炮堵住铁口。显然,揭盖机的使用是高炉铁口环保的要求和必然。
揭盖机的型式有多种,但其高度都在3m以上。普通揭盖机因为高度原因导致铁口只能设置“顶吸除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小的矮式揭盖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矮式揭盖机,其特征在于它由升降装置、机架1、水平移动机构、起吊钩9组成,起吊钩9与水平移动机构的移动横梁8的一端固定连接;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支承轮2、减速电机3、移动横梁8、齿轮10、传动轴11、销齿条14、上导向支承轨道15、下导向支承轨道16,移动横梁8的左右两侧(图4中的左边为左侧,右边为右侧)上下部位分别设有上导向支承轨道15、下导向支承轨道16,移动横梁8左右两侧的上导向支承轨道15与下导向支承轨道16之间都设有支承轮2,移动横梁8左右两侧的支承轮2由支承轮轴承与机架1固定连接,移动横梁8的底部沿横移方向设有销齿条14,传动轴11位于销齿条14下方,传动轴11的一端与减速电机3的输出端相联,传动轴11的另一端由轴承与机架1相联,传动轴11上设有齿轮10,齿轮10与销齿条14相啮合,减速电机3固定在机架1上;
升降装置包括角形连杆4、底座5、液压缸6、直连杆7、中间铰轴19,底座5的四个角部位分别设有支撑架17,角形连杆4为三角形,四个角形连杆4的第一角部位分别与四个支撑架17铰接;左侧的前后两个角形连杆4的第二角部位分别与左侧的直连杆7两端铰接,右侧的前后两个角形连杆4的第二角部位分别与右侧的直连杆7两端铰接;液压缸6的缸体与中间铰轴19固定连接,中间铰轴19的两端与左右直连杆7的中部铰接,液压缸6的缸头与底座5后端部的耳座18铰接;四个角形连杆4的第三角部位分别与机架1底部铰接。
所述的支承轮2为8个,移动横梁8左右两侧各4个。
所述的销齿条14为2个,传动轴11上的齿轮10为相应的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升降装置+水平移动机构,设备总体高度小、工作移动时最大高度小。具有如下特点:
1、矮式揭盖机的最大特点是设备总高小:作业所需的最大高度小于2.1m,可适应“顶吸+侧吸”的除尘方式,应用广泛;
2、升降装置采用角形连杆4、液压缸6、直连杆7,升降采用连杆机构,利用连杆机构的水平“死点”模拟直线升降,采用双平行四边行避开四杆机构的“死点”,液压缸驱动。横移(水平移动)采用销齿条传动,横移距离长而结构小巧,采用双排销齿条增强横移导向功能;
3、采用支承轮固定旋转,带移动横梁做直线运动,八个支承轮从移动横梁的两侧的上下导向支承轨道间支承约束住移动横梁,并对其导向,采用此支承轮同时配置上下导向支承轨道的方式能有效的减小其高度尺寸;
4、升降装置设置在机架1处,使得连杆机构及其驱动液压缸远离铁沟的高温喷溅区,延长机构的寿命,提高其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矮式揭盖机提升时最高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矮式揭盖机脱钩时最底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原理图。
图中:1-机架,2-支承轮,3-减速电机,4-角形连杆,5-底座,6-液压缸,7-直连杆,8-移动横梁,9-起吊钩,10-齿轮,11-传动轴,12-铁钩盖,13-铁钩,14-销齿条,15-上导向支承轨道,16-下导向支承轨道,17-支撑架,18-耳座,19-中间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2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排放气体的引流袋
- 下一篇:新型折叠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