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Z层绞式成缆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1013.6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0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小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小中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5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z 层绞式成缆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网络中的一种用来传输信息的SZ层绞式成缆单元的结构,属于光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光通信网络中的SZ层绞式成缆单元,由包括松套管、加强芯经S向和Z向交替绞合后扎纱构成,其SZ单向绞合圈数多,例如,一种架空用全介质光缆,绞合节距/绞合角为300-350mm/10π。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套管与绞台的摩擦力,不利于光缆余长的稳定形成,影响光缆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设备简单,性能稳定的SZ层绞式成缆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SZ层绞式成缆单元的绞合圈数的改进实现的,此SZ层绞式成缆单元包括松套管、加强芯和扎纱,其特征是成缆单元的SZ单向绞合圈数等于或小于4π。
所述的成缆单元中设有填充绳。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产品质量好,信息传输准确,性能稳定。SZ单向绞合圈数减少到4π以下,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套管与绞台的摩擦力,有利于光缆的余长稳定形成,提高光缆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领域。而且简化了成缆生产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向绞合圈数为4π的SZ层绞式成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松套管、2填充绳、3中心加强件、4节点、5扎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松套管1围绕中心加强件3绞合,先S向(正向)绞合两圈至节点4处后Z向(反向)绞合两圈,再S向(正向)绞合两圈,S向、Z向往复循环绞合经扎纱5捆扎后构成单向绞合圈数为4π的SZ层绞式成缆单元。
实施例2,将松套管1和填充绳2围绕中心加强件3绞合,先S向(正向)绞合两圈至节点4处后Z向(反向)绞合两圈,再S向(正向)绞合两圈,S向、Z向往复循环绞合经扎纱5捆扎后构成单向绞合圈数为4π的SZ层绞式成缆单元。
实施例3,将松套管1和填充绳2围绕中心加强件3绞合,先S向(正向)绞合一圈半至节点4处后Z向(反向)绞合一圈半,再S向(正向)绞合一圈半,S向、Z向往复循环绞合经扎纱5捆扎后构成单向绞合圈数小于4π的SZ层绞式成缆单元。
实施例4,将松套管1和填充绳2围绕中心加强件3绞合,先S向(正向)绞合1圈至节点4处后Z向(反向)绞合1圈,再S向(正向)绞合1圈,S向、Z向往复循环绞合经扎纱5捆扎后构成单向绞合圈数为2π的SZ层绞式成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小中,未经田小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10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栓塞泪道的羊膜片材
- 下一篇:一种多镜头液晶显示投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