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打火机电子击头的专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0948.2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4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乔宇;项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乔宇;项龙江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打火机 电子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打火机电子击头的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打火机电子击头是电子点火式打火机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主要由阶梯轴和导向轴两部分构成,阶梯轴根据其上两段直径的不同,又分成细轴和粗轴两个部分。2004年10月13日公告的CN264746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加工打火机电子击头的专用模具,专用模具包括有动模和静模,动模上设置有导柱和一用于容纳打火机电子击头阶梯轴的柱孔、柱孔的端面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半圆柱孔,静模上设置有多排导套和另一对应动模上相同的柱孔及其半圆柱孔,导柱与导套滑动配合,合模处两侧的柱孔及其半圆柱孔形成导向轴成型加工位,静模上独立设置的小模具包括有左半模、右半模,左、右半模的配合面中部均有一相同大半圆柱孔,该孔槽的尺寸对应打火机电子击头坯料阶梯轴的粗轴直径,左、右半模上分别对称地设置有冲扁轴,冲扁轴的轴端面有部分位于大半圆柱孔的内侧,部分位于大半圆柱孔的外侧,小模具上的左、右半模配合面上分别设有导向块或导向槽,导向块与导向槽定位配合。该模具加工电子击头是先通过小模具将电子击头的阶梯轴和导向轴的部分加工出来,然后将坯料送到静模上的导向轴加工工位,通过上、下模合模将电子击头的导向轴加工出来,最后送到去毛刺加工工位,去毛刺完成对电子击头的加工成型。本实用的专用模具必须附带小模具,依靠小模具上的加工工位来完成电子击头的加工成型。该实用的模具生产出的电子击头上、下两端表面不平整,外型不美观、只属于低端产品,多用于一次性打火机。而现有的生产高端电子击头的生产工艺比较烦琐,专用模具都比较复杂,且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能更好生产高档电子击头的专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加工打火机电子击头的专用装置,专用装置上形成电子击头成型加工机构,电子击头成型加工机构包括阶梯轴成型机构、导向轴成型机构和去毛刺机构,阶梯轴成型机构的静模块上设置有容纳电子击头阶梯轴的粗轴部分的孔槽,孔槽直径与粗轴部分直径相等,孔槽端面两侧设置有对称的与孔槽连通的凸耳成型槽,动模块上对应静模块上的孔槽位置设置有电子击头阶梯轴的细轴部分的加工位,动、静模块合模构成阶梯轴成型机构。
动模块上电子击头阶梯轴的细轴部分的加工位有两种结构,在合模时,就可以加工出两种形式的凸耳,第一种是动模块上设置有一柱孔,柱孔内径与电子击头阶梯轴的细轴部分的直径相等,柱孔外径与电子击头阶梯轴的粗轴部分的直径相适配,柱孔构成电子击头阶梯轴的细轴部分的加工位;第二种是动模块上的电子击头阶梯轴的细轴部分的加工位为一楔形槽,楔形槽的中间设置有凹孔,凹孔直径与细轴部分的直径相等,构成电子击头阶梯轴的细轴部分的加工位,静模块上孔槽的凸耳成型槽两侧设置有连通的凹孔,动、静模块合模,楔形槽与孔槽构成滑动配合。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专用装置,动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打火机电子击头阶梯轴的孔柱、孔柱的端面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半圆柱孔,静模块上设置有对应动模块上相同的孔柱及其半圆柱孔,形成导向轴成型机构。
为了更好地实现在加工中对电子击头的加工位的换移,动模块上的两个对称半圆柱孔中间垂直设置有一电子击头夹头,夹头为柱形中空构件,夹头前端部分构成孔柱,动模块上相应设置有夹头的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应用到螺丝机上,将阶梯轴成型机构、导向轴成型机构和去毛刺机构三个机构设置在同一副模具上,进料口相应设置,形成加工打火机电子击头的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应用到螺母机上,将进料口、阶梯轴成型机构、导向轴成型机构和去毛刺机构三个机构依次横向排列,形成加工打火机电子击头的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打火机电子击头的专用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小模具,把加工阶梯轴和形成凸耳的加工位都设置在一个专用装置上,并依次排列,更好地实现多工位的连续加工,生产速度很快。现有技术是在电子击头的阶梯轴的粗轴部分挤压出扁耳并将扁耳加工成电子击头的导向轴,而本实用新型是在阶梯轴加工机构处,靠动模块上的柱孔将阶梯轴成型后坯料上端剩余坯料挤压进静模块上的凸耳成型槽,在电子击头的粗轴部分两侧形成凸耳,在坯料移动到导向轴成型加工位后将凸耳加工成导向轴,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是省去了一个制造步骤,同时生产出来的电子击头表面无现有技术遗留下来的凹槽,成品外型比较美观,属于高档类电子击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乔宇;项龙江,未经朱乔宇;项龙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0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