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纵梁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0868.7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霞;陈飞;马保林;陈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纵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轿车上的纵梁,一般由两根长纵梁及若干根短横梁铆接或焊接成形,前端连接保险杆,后端连接前挡板。前纵梁作为汽车车身的主要的承载零件,通常采用同一料厚同一材质冲压而成,整个纵梁都采用后部需要的较厚且成型性较好的钢板,这样的前纵梁总成虽同时满足前部的碰撞要求和后部的高成型性、高承载性的要求,但存在着料厚较厚,整车重量增加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满足碰撞时的吸能要求、拥有足够的车身承载能力,同时降低整车重量的汽车前纵梁。
为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前纵梁,由与前保险杠相连的前纵梁前部和与前挡板连接的前纵梁后部组成,所述的前纵梁前部和前纵梁后部焊接为一整体结构,所述的前纵梁前部由吸能效果好的材料制成,所述的前纵梁后部由成型效果好的材料制成,所述的前纵梁前部的厚度小于前纵梁后部的材料的厚度。
所述的前纵梁前部的材料的厚度为1.8毫米,所述的前纵梁后部的材料的厚度为2.2毫米。
所述的前纵梁前部的材料为双相钢,所述的前纵梁后部的材料为热轧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前纵梁的与保险杠直接相连的前端采用厚度较薄的吸能性好的双相钢,该结构设有吸能筋,在整车发生前碰时保险杠将来自前方的力量传递给纵梁前部,可以有效控制纵梁前部的结构变形提高其能量吸收能力,起到缓冲作用,以降低伤害。前纵梁的与前挡板相连的后端采用比前端更厚的普通热轧板,该结构具有加强筋,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提高纵梁的承载力,也可以采用易于后部结构成型的材料,前纵梁的前端和后端不同厚度板之间通过焊接形成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整车的重量,降低了油耗,有利于节能环保,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激光拼焊线;2、前纵梁前部;3、吸能筋;4、前纵梁后部;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汽车前纵梁由前纵梁前部2和前纵梁后部4组成,前纵梁前部2和前纵梁后部4的连接处有一条激光拼焊线1,前纵梁前部2采用的是厚度为1.8毫米的双相钢,前纵梁的前端与汽车前保险杠相连,前纵梁前部2上具有吸能筋3。前纵梁后部4采用的是厚度为2.2毫米的易于加工成型的热轧板,前纵梁的后端与汽车前挡板相连,前纵梁后部4上具有加强筋5。
前纵梁作为汽车车身的主要的承载零件,不但起着支撑车身的作用,其前端与保险杠连接还起到正面碰撞时的吸能作用。前纵梁前部2吸能效果要好,前纵梁后部4结构形状较复杂,需要成型好的材料制成,且强度要求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0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内固定器械的取出工具
- 下一篇:一次性电子纯净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