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双桥玻璃切割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0455.9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玲 |
主分类号: | C03B33/02 | 分类号: | C03B3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10安徽省蚌埠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双桥 玻璃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切割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双桥玻璃切割机或玻璃切桌。
技术背景
随着玻璃行业的快速发展,玻璃切割设备使用广泛,双桥玻璃切割机或玻璃切桌是其中的一种,其主要结构有:切桌、传动机构、滑动部分、横梁部分以及在横梁上挂接的刀盒。在滑动部分的结构中,是由机架上的固定板支撑直线光轴导轨的两端,在横梁连接的端板内装有直线轴承,由同步带传动端板使端板内的直线轴承在直线光轴导轨上滑动,在此结构中支撑点设在两端,横梁在中间时受力集中,产生直线光轴导轨弯曲,影响切割精度。在切割部分的刀盒结构中,U形刀夹上装轮和摆块,通过销轴可旋转一定角度,并通过拉簧使U形刀夹保持垂直状态,其作用是在正方向切割玻璃时使刀轮与玻璃垂直并进行切割;在回程的反方向通过销轴旋转一定角度,使刀轮与玻璃脱开。该结构中刀轮较小,拉簧弹力易发生变化,U形旋转刀夹结构钢性不够,影响切割精度;在回程时刀轮虽然不切割玻璃,但还是在玻璃是滑动摩擦,它一方面损害刀轮,另一方面影响玻璃的切割质量。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检索,尚未发现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直线光轴导轨刚性差以及在回程时刀轮与玻璃产生滑动摩擦,损害刀轮、影响玻璃的切割质量及精度的缺陷,并针对上述缺陷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双桥玻璃切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改进的双桥玻璃切割机,它包括切割机机架,机架的四边分别设有一对X向光轴导轨和Y向光轴导轨,每个光轴导轨上分别连接一个支撑臂,一对X向支撑臂上连接一个X向横梁,一对Y向支撑臂上连接一个Y向横梁,其特征在于X向横梁和Y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转轴,X向支撑臂和Y向支撑臂上分别设有轴承,X向横梁和Y向横梁两端的转轴分别对应与其支撑臂上的轴承连接配合,在X向支撑臂和Y向支撑臂上分别设有一个直线运动的动力装置,每个动力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连杆铰接,每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固接于对应的X向横梁和Y向横梁两端的转轴上,直线运动的动力装置移动时,通过连杆带动横梁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刀盒中的刀轮脱离被切割的玻璃。所述的直线运动的动力装置可以为铰接于X向支撑臂和Y向支撑臂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于对应的连杆铰接。所述的直线运动的动力装置也可以是铰接于X向支撑臂和Y向支撑臂上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于对应的连杆铰接。
为了增加光轴导轨的刚性,在机架四边的每个光轴导轨的一侧与一个导轨座固接,导轨座则固接于机架上,每个支撑臂上设有一个开口直线轴承与对应的光轴导轨形成支撑运动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上述结构在使用中使直线光轴导轨刚性好,受力均匀,直线度好,切割精度高;U形刀夹、接头和导轮由于是钢性联接,强度和垂直度均大幅增加,因为横梁可以旋转一定角度,使刀轮脱离玻璃,使得刀轮磨损减少、被切割的玻璃质量提高,刀轮可以做的更大,有利于上玻璃和切割,同时切割精度和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面连接有矩形框架11,矩形框架11的上面设置有切割玻璃的工作台10、矩形框架11的四周边分别固接一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导轨座2,导轨座2的一端在全部长度上固接光轴导轨3,以增加光轴导轨3的刚性。矩形框架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X向支撑臂9,X向支撑臂9上连接一个开口直线轴承4,它与对应的光轴导轨3形成支撑滑动的配合,并带动横梁X前后移动。同理,矩形框架1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Y向支撑臂9y,支撑臂9y上连接一个开口直线轴承,它与对应的光轴导轨3y形成支撑滑动的配合,并带动横梁Y左右移动。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一侧的X向支撑臂9上设有一个支座5,支座5上用轴销铰接一个气缸6(当然也可以是液压缸或其它可以产生直线运动的动力装置),气缸6的活塞杆7上用轴销铰接一个连杆7a,连杆7a上的铰接孔7b为长孔,用以调节连杆7a转动时在气缸轴线方向的长度。连杆7a的另一端固接于横梁X左端伸出的转轴8上,转轴8则由设置在支持臂9中的轴承9a支撑配合,横梁X右端的转轴8结构与左端的相同,只是没有气缸,固省略。由图3可以看出,当气缸的活塞杆7向上运动时,则通过连杆7a带动转轴8逆时针转动,固接于转轴8的横梁X也随之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刀盒12下端的刀轮脱离工作台10,直到横梁X移动到矩形框架11端部,气缸的活塞杆7向下移动,带动横梁X顺时针转动,使刀盒12垂直复位,以备下次切割工作。同理,Y向支撑臂9y上也设有气缸6y以及相连的连杆7y,连杆7y与横梁Y端部的转轴8y固接,使刀盒12y也产生与如图3相同的偏转及复位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玲,未经朱晓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0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