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汽车柜式干湿复合空气滤清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0424.3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3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明 |
主分类号: | F02M35/02 | 分类号: | F02M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山东省龙口市龙口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汽车 干湿 复合 空气滤清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具体涉及一种重型汽车柜式干湿复合空气滤清器。
(二)背景技术:汽车空气滤清器是保障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其空气滤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重型汽车干湿复合空气滤清器,其形体通常是卧式圆形结构,存在不足:一是由于滤清器壳体内腔是由两个圆形的滤清网连接构成,在相同尺寸规格条件下,其空气过滤面积较少,造成了进入滤清器内的空气阻力较大,严重地影响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并使燃油量明显增加。二是体积结构庞大,生产工艺复杂,使用成本高。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发动机功率输出并降低油耗且结构紧凑、使用成本低的重型汽车柜式干湿复合空气滤清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重型汽车柜式干湿复合空气滤清器,主要由下壳体和分别连有进、出气管的上壳体以及滤清网构成;其改进在于:在所述下壳体与上端为圆桶状的上壳体对合连接构成的内腔中,进气管与进气管道连通,进气管道与下壳体内腔底部设有的滤清油相对应,在滤清油的上方,呈间距分别固连有两层方形滤清网;在滤清网的上方,设有连接孔与上壳体上端的圆桶状内腔连通;所述上壳体上端圆桶状内腔设有圆形滤芯与出气管相接。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紧凑且生产工艺简单的圆形与方形滤清网相接方式,在相同尺寸规格条件下,同现有技术的两个圆形滤清网连接相比,增加了空气过滤面积,实现了待滤空气进入滤清器阻力小,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并降低油耗均在5%左右。降低使用成本在35%左右。
(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阶梯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3所示。这种重型汽车柜式干湿复合空气滤清器,主要由长方形下壳体7和分别连有进气管3和出气管1的长方形上壳体2以及滤清网构成。在所述长方形下壳体7与上端为圆桶状的长方形上壳体2对合连接构成的内腔中,进气管3与进气管道4连通,进气管道4与下壳体内腔底部设有的滤清油5相对应,在滤清油5的上方,呈间距分别固连有两层长方形金属丝滤清网6和8。在所述滤清网8的上方,设有连接孔10与上壳体2上端的圆桶状内腔连通;所述上壳体2上端圆桶状内腔设有的圆形纸质滤芯11与出气管1相接(图2所示)。根据不同重型汽车的安装位置和使用条件,过滤网6和8的形体还可以设成正方形,当然,与其配套安装连接的下壳体7和上壳体2的形体也应分别设成正方形(图中未示出)。当重型汽车在恶劣的空气环境下工作时,夹杂的粉尘微粒和/或雨雪水珠的待滤空气(图1、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通过进气管3和进气管道4进入下壳体7内腔底部的滤清油5内,经过湿式初滤并分别通过两层长方形金属丝滤清网6和8的双重干式滤清,使初滤空气通过连接孔10进入上壳体2上端的圆桶状内腔并经纸质滤芯11精滤后,最后通过出气管1进入发动机内工作(图1、图2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或改进,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明,未经张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0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笔记本电脑桌